同志們:
剛才,王依軍同志代表市委宣讀了李平同志的任職文件。在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一次會議上,高票通過了22個政府組成部門的負責人和唐杰秘書長共23人的任職,這23位同志從書記兼人大主任鴻忠同志手上接過任命書時,感到一紙千鈞。
剛才,李平同志作了發言,表明了他任局長以后,怎樣帶領班子與全局干部一道做好今后五年工作的一種態度、愿望和想法。黃瑞同志在主持工作期間,很肯定地說,他為建設局的安定、有效、有序做了大量工作。剛才他也有個表態,雖然話不多,但也是有份量的,表明他個人的政治思想素質非常好。
今天在這里宣布干部任命,也想趁這個機會宣傳一下市委調整干部的一些原則和想法。這次市委調整干部,鴻忠書記有一個反向思維:就是過去都是市委選干部、監督干部,都是一種主動形式,都是我們在看你們,監督你們,但這次市委提出,從市委書記帶頭,請全體干部監督我們,也就是說大家可以看市委。所以說,這里非常有必要將市委對我市未來五年的發展大局,是怎樣通盤考慮的,是什么樣的用人導向和用人原則,跟大家非常清楚地講一講。我覺得組織部的工作不應該神秘,大家都應該知道,要成為“陽光工程”。因時間有限,下面我就簡單地講一下這次調整干部的幾項原則。
在這次調整干部中,我們的第一個原則是,群眾公認、注重實績。群眾公認是指這個同志在干部群眾中間的民意基礎和工作基礎都非常好,要提拔的干部首先是要有民意的,大家都擁護的。我到組織部工作一年多,從工作實踐看,每一次干部民意測評投票,但真正的好干部票數總是高的,雖然有的由于敢抓敢管,工作方法不太注意的原因,票不一定是最高,但還是趨向高的。另外,如果是好干部,他的能力都是很強的,能力強的干部,他的工作都是有實績的,不是飄浮的,不是作秀的。
第二個原則是,優化結構、合理配?。優化結構主要是針對深圳市現在的干部隊伍面臨的年齡狀況。現階段我們比較著急的是干部階梯式未能拉開,40年代末、50年代出生的干部占非常大的比重,60年代出生的干部從處級到市級占的比例都很小。因此,要加大年輕干部的培養,讓有知識、人品好、政治上堅定、有大局意識的干部脫穎而出。我們要求干部要做到“革命化、知識化、年輕化”。從這次調整的4個區長就可以看出,他們全是60年代出生的,而且具有很高的學歷,有3位還是研究生學歷。這些干部是不是就非常好的呢?非常適合在這個崗位上任職的呢?也不一定,但是要讓他們得到鍛煉,你不讓他們去鍛煉,你就永遠不知道這些同志在工作中是怎樣磨煉自己的,是怎樣成長的。所以這次4個區長的配備是非常年輕的,都是正局級的干部。
第三個原則是,相對穩定、合理交流。這次把4個非常優秀的常務副區長調到市政府或市人大當副秘書長,他們非常了解基層是怎么運作的,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然后,在有基層工作經驗、有實際操作能力的情況下,又到市里工作,了解市里這個層面、這個角度、這個領域的各個運作過程,所以要加大市區兩級的交流,包括人大、政協、政府之間橫向的交流。大家也看到了,這次人大辦公廳的副主任到檢察院當副檢察長,市政府辦公廳的副主任到政協當副秘書長,包括我們建設局的領導是政府和企業間的交流,這都是橫向交流,而且交流力度較大;在年輕化方面,政府組成部門中,跟上一屆相比,平均年齡下降了2.5歲,政府組成部門的一把手,碩士以上文化程度的增加了4人。22個政府組成部門加上市政府秘書長共23個部門的正職交流調整了12個職位,調整比例為52.2%。
第四個原則是,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五湖四海”是什么呢?我們城市之所以發展得這么快、這么富有魅力,就是因為我們匯集了全國各地的精英,各個地區的文化中非常優秀、非常精華的東西在我們這個城市里面凸現出來,凡是有移民文化聚集的城市或國家,都能夠寬容、能夠體現并張揚各種文化精華,而摒棄其糟粕,最后形成一個蒸蒸日上、健康發展的社會格局。所以,在這次配備干部的時候,我們這次調整的雖然只有23名干部,但他們來自廣東、河北、遼寧等11個省份,廣東籍的干部有7名,但他們也是來自不同的縣市,這就是我們堅持的“五湖四海”原則。
另外,我們這次配備干部時,不講“親親疏疏”,不搞“拉關系”、“走門路”,不準“跑官、要官”,凡有上述行為者,我們都不考慮。實際上,在這次調配干部過程中,有些干部是不錯的,本來在我們的視野內,在我們的考慮范圍內,但是,后來他們的關系“跑”得太厲害了,于是,就把他們從這一批人選中拿了出來。這里講的每一句話都是實實在在的,我們每一個干部都應該有知情權。
最新版預備黨員轉正決議(
時間:2024-04-23 08:0:25黨員批評與自我批評
時間:2024-04-23 08:0:282021年兩會精神學習心得體
時間:2024-04-17 03:0:59兩會精神發言材料集
時間:2024-04-17 0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