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李萍同志在節律的把握、高音的運唱和向低音的過渡連接,可以說都做到了完美無缺。同樣地吳迎春同志的“合唱”緊密無間、和諧共鳴。兩人把《天柱山放歌》推向了高潮。
以上四位同志的演唱,各有特色,但都一樣的感懷動人。因為有一點是共同的,他們都是用心、用愛,懷著對事業的追求來個唱的,不是為了表演而歌唱的。他們對歌詞歌曲有著全面和深刻的理解。他們付出的是真情、是汗水、是勞累、是對天柱山的解讀。所以它能感人,他們是成功的!
三、“鏡頭”美,美在它的介入和取舍
好的詞曲,加上好的演唱,再制成MTV,這是現代歌曲表演傳播的最佳形式,是詞、曲、唱、景的“珠聯璧合”。《天柱山放歌》做到了這四者的統一,悅耳悅目。
天柱山是一座美麗的山,是4A級旅游區,如何把“景”之美融入到歌的“詞、曲、唱”之美中去,給人以視覺的沖擊,這只有制成音樂風光片才能得以實現。江堯同志堪稱這方面的大家高手、攝影大師。他差不多集中了天柱山上所有的精美“鏡頭”,從多個不同的角度介入,敢取敢舍、大取大舍,介入合理,取舍得當。根據詞義配置“鏡頭”,使得“音樂”和“風光”融為一體,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我們在聆聽享受歌唱美感的同時,不僅看到了天柱山群峰的巍峨、云海的蒼茫,還看到了日出的燦爛、晚霞的絢麗;不僅看到了流水的奔騰、山嵐的輕飏,還看到了人文歷史的深邃、現代腳步的輕快。這就是美的享受,是歌曲美、藝術美、自然美的集大成。
四、專輯美,源于一組美麗的群體
如果只從作詞作曲上去理解這張專輯還是遠遠不夠的,盡管詞曲都十分精彩。這十首歌曲的創作到MTV的出版,還打造歷練出了潛山大地上一個美麗的群體,這就是我在文中陸續提及到的那些同志,他們都是潛山的驕子,是潛山的驕傲。這之中有兩位同志同樣值得人們的欽佩,那就是三妙鄉的兩位民營企業的老板徐禮宏和吳金苗同志。他倆功不可沒,欣然投資十多萬元,使得這組歌曲快步走向了文化市場。這個群體是應該接受社會的尊敬和喝彩的!他們不僅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同時也具有優良的藝術天賦和才能。這張專輯就是他們天賦和才能的具體體現,更是他們施展才能的一個平臺。這個平臺會在他們的腳下越來越高大起來、寬闊起來,把他們帶進更高的境界和更遠的前方。這是我對他們由衷的祝福和真誠的盼望!
因此,我在認真的記住以儲向前同志領銜的四位詞作者、四位歌手、兩位企業老板和一位攝制者一共十一位同志的名字的時候,一種崇敬的心情油然而生,欣然命聯一副,以作為對他們的贊美。聯曰:
一棵大樹拔地起
十枝紅杏出墻來
當然,就這個專輯而言,也還有一點美中不足。那就是《天柱山哥妹對歌》中演員的道具用了少數民族白族的服裝。如果理解成少數民族歌唱天柱山也未嘗不可,但如果換成本地服裝,譬如頭戴草帽、腰扎長巾或頭包方巾、手提竹籃,可能效果更好一些。
(此文發表于2006年5月27日《安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