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底位次在2000-3000左右比較合適。一般志愿填報順序按照志愿填報順序進行“一沖、二穩、三保、四墊”原則設計,保底志愿者可以選擇自己確定的學校和專業。
保底位次在2000-3000左右比較合適。一般志愿填報順序按照志愿填報順序進行“一沖、二穩、三保、四墊”原則設計,保底志愿者可以選擇自己確定的學校和專業。
最后的保一保是為了防止前面的學校退檔或滑爐,所以選擇的學校會是近兩年來,提檔線在自己分數下二三十分左右的院校。所以最后的堡壘位次要低于自己分數位次一萬名左右!當然,多所學校選擇,我們可以把最后幾所保底院校的差距放到每所院校、專業的位次差距在3000位次左右。
即最后填報的志愿院校,考生可選擇保底院校,確保自己檔案不會因無法投出而成為死檔,影響錄取。“保一保”院校的填報志愿范圍,一般是選擇錄取分數低于自己成績15-30分左右的院校,保證自己能上大學。
這是考生的最后一道保險,用到的可能性比較小,但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需要注意“三不原則”:一是不拿新招生院校保底,原因是新院校的未知因素太多,容易出現不可控的狀況。二是不拿招生計劃少的院校保底,萬一其他人也拿來保底,很有可能導致自己滑檔。三是不拿往年錄取波動大的院校來保底,因為錄取波動大、變數多,反而起不到保底的作用。
在高考志愿選擇上,專業優先大于學校優先,這是最基本的原則。當然,如果你根本沒有想清楚自己適合攻讀什么專業,手上又沒有可用的專業定位測評工具時,要在盲目的狀態下報志愿,就只能院校優先了,但這實在不是負責任的選擇。正確的志愿填報步驟應該是:
1、通過專業定位測評,初步篩選出適合自己興趣、性格、能力和意愿的專業;
2、查詢較為適合自己的候選專業對應的職業前景信息,選出自己認可職業前景的專業;
3、根據自己的分數和選科,篩選出能滿足報考條件的院校及專業;
4、將前面經過第1、2步選出的專業加入篩選條件,進一步篩選出可報考的院校及專業;
5、基于篩選出的院校和專業考生被錄取的概率,按照沖、穩、保、墊均衡安排的原則將篩選出的候選院校和對應專業添加到志愿方案中,形成志愿填報的參考方案。
高考志愿專項計劃怎么填報
時間:2024-07-03 17:0:47高考志愿專項計劃是什么意
時間:2024-07-03 17:0:29高考志愿專項計劃利與弊有
時間:2024-07-03 17:0:20高考志愿里面的調劑是什么
時間:2024-07-03 17: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