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序志愿有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的說法,但僅有個別省份部分批次按順序志愿錄取。第一志愿是考生在每一錄取批次中填在第一位的高校志愿,也是最想被錄取的志愿。第二志愿是考生填在第二位的學校志愿。下文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的區別和填報技巧,一起往下看吧。
一、第一志愿優于第二志愿錄取
之所以讓我們大家,在填報志愿時候,將自己最喜歡的學校,放入到第一志愿中。是因為第一志愿被錄取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而且也更能夠優先被錄取。
在學校錄取的過程中,對于那些從來不缺生源的院校來講;很多都不會去考慮第二志愿的考生。因為他們在第一志愿的考生中,就已經完成了今年的招生計劃。
所以當我們將學校報到了第二志愿,即便比第一志愿的學生優秀,可能也不會被錄取。
當然了這個規律,一般都針對省內的院校,對于省外的院校來講,并不太適用。
二、第一志愿比重更大
很多學校錄取時候,都不會考慮第二志愿的考生;在他們看來,這位考生想要報考他們學校的意愿不強烈。
因此如果分數過了該學校的提檔線,可能依然不會被錄取。面對這樣的情況,還是有些可惜;這也凸顯了第一志愿的重要性。
綜合上面的情況看來,第一志愿無論從哪方面看來,都比第二志愿要好很多。而我們在填報志愿時候,也應該盡可能將最想去的學校,放在第一志愿位置。
第一志愿至關重要
什么是志愿級差分。又稱學校級差分,是指高校在錄取第一志愿考生和第二志愿考生時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的分數差。即:第二志愿考生按減去志愿級差分后的分數作為學校排分來確定錄取。
確保第一志愿萬無一失。高校當第一志愿人數比較充裕時,一般不再錄取第二志愿的考生。重點大學第一志愿的錄取比例很高,占被錄取考生的95%以上,一般院校80%左右。考生和家長要將所有精力和智慧用在使所報志愿能確保被第一志愿院校錄取上,力爭不出現失誤,要慎之又慎,穩之又穩。
"平均分"參考意義最大。考生在填報志愿時一定要走出只關注提檔線的誤區,而應當詳細了解欲報高校近三年實際錄取的"實線"——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作志愿填報參考依據的風險非常大,多半要失敗。最高分意味著考生在選擇專業時有很大的自主性,錄取把握大。平均分最重要,最有實際意義。如果某考生的分數在該校錄取平均分上下,在不發生以外的情況下,可以說穩操勝券。很多人主張用平均分或平均分與最低分之間分數段來考慮志愿。
第二志愿不可忽視
不能放棄第二志愿。很多考生出于自信或不了解第二志愿的含義,在志愿表的第二志愿一欄為空白,這實際上是放棄第二志愿。這種情況下一旦第一志愿未被錄取,則當年無學可上。
留出足夠空間。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院校要適當拉開檔次,給第二志愿錄取留下足夠空間。否則,會導致步步落空,全線崩潰。 高考填報志愿涉及到考生本人的背景情況,涉及到考生本人對各種不同類型層次高等學校的認識,涉及到考生上大學的基本出發點與目標,要綜合考慮。
錄取時,會先處理全部考生的第一志愿專業,第一志愿錄取結束后,未被錄取的考生繼續參加第二志愿的錄取;第二志愿錄取結束后,未被錄取的考生繼續參加第三志愿錄取,以此類推。
考生E第一志愿報考金融學,第二志愿報了計算機類。如果他第一志愿金融學未能錄取,假設此時計算機類專業還有最后2個名額,則他的第二志愿計算機類也沒有機會——計算機類專業最后2個名額會被考生G、H瓜分,計算類專業的最終錄取線是597分(考生H的成績)。考生E成績雖然比計算機類專業的錄取線更高,但沒有被該專業錄取。
專業優先的錄取規則下,出現上述這類情況是很常見的。原因是每個專業都會優先錄取第一志愿考生,只有在第一志愿未招滿的情況下,才會錄取第二志愿的學生。這就是專業優先錄取規則的坑。
高考志愿專項計劃怎么填報
時間:2024-07-03 17:0:47高考志愿專項計劃是什么意
時間:2024-07-03 17:0:29高考志愿專項計劃利與弊有
時間:2024-07-03 17:0:20高考志愿里面的調劑是什么
時間:2024-07-03 17: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