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科學與技術專業開設課程和未來就業方向分析(原創)
距離高考還剩下100多天,考生在前線奮斗,家長也不要忘了為學生提前做好志愿準備哦。孩子未來要學習的大學專業有什么用?考生和家長往往誤以為同名專業就是同一專業,至少也應該是大同小異的。但是,同名專業在不同高校其實并不相同,甚至是大不相同,即研究的側重點不同、就業方向和領域也都不同。本文高考升學網小編整理了關于水質科學與技術專業的開始課程和就業方向的相關知識。
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水質科學基礎、水化學、水生態學、工程數學、工程力學、流體力學、電工電子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化工原理、水處理、核電站水質工程、水污染控制、材料保護、水質分析與監測技術、智能儀器儀表、自動控制原理、計算機控制技術、水處理設備自動化、水處理系統設計、計算機網絡、水工業法學、水工業經濟學等。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
包括軍訓、生產勞動、金屬工藝與材料加工實習、生產過程認識實習、專業綜合實驗、水處理系統設計、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等。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化學、化工、材料、電子、計算機、儀器儀表和自動控制等學科寬厚的理論基礎、實驗能力和專業知識,掌握各個工業領域的水質控制技術和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技術,具備水處理工藝、設備和系統的設計、研究和開發能力,能在相關領域從事水質科學研究、水質工程規劃、水處理系統設計、水質監測與控制、材料保護、水處理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的開發,以及在相關企業從事生產運行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
專業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水質科學與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相應的訓練,具有水質調控系統的調試、運行和管理及水質分析監測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初步具備進行水質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的能力。
畢業生具備的專業知識與能力
1.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基礎,較強的計算機和外語應用能力;
2. 較全面地掌握水質科學、化學、化工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系統掌握水處理理論與技術、金屬腐蝕原理與防腐蝕技術、水質分析監測和水質工藝系統自動控制技術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實驗技能,了解水質科學與技術領域的理論前沿及其新技術和新工藝的發展趨勢;
本專業的就業前景廣泛,畢業生可在電力、環境、市政、石油、化工、核工業、冶金、軍工、電子、生物、制藥、造紙、食品和飲料等行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工礦企業、政府機構等部門從事教學、科學研究、規劃設計、生產運行、施工監理、經營管理等工作。
就業前景分析 (按水質科學與技術專業相關職位統計) 據統計,水質科學與技術專業就業前景最好的地區是:北京。在"環境與安全類"中排名第 5
畢業生首選城市: 北京、廣州、上海、成都、濟南。
畢業生平均薪酬: 3947元。
1.水質科學與技術專業就業前景
本專業的就業前景廣泛,畢業生可在電力、環境、市政、石油、化工、核工業、冶金、軍工、電子、生物、制藥、造紙、食品和飲料等行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工礦企業、政府機構等部門從事教學、科學研究、規劃設計、生產運行、施工監理、經營管理等工作。
2.水質科學與技術專業就業方向有哪些
本專業畢業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設計院所、企事業單位、政府機構等部門從事教學、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規劃設計、生產運行、施工監理、經營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水處理相關單位,從事具有較高水平的水質科學研究、水處理系統設計、水質監測與控制、材料腐蝕與防護,水處理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和新工藝的研發和生產運行管理等工作。
3.水質科學與技術專業需要掌握哪些能力
1.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基礎,較強的計算機和外語應用能力;
2.較全面地掌握水質科學、化學、化工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系統掌握水處理理論與技術、金屬腐蝕原理與防腐蝕技術、水質分析監測和水質工藝系統自動控制技術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實驗技能,了解水質科學與技術領域的理論前沿及其新技術和新工藝的發展趨勢;
3.獲得水質工程的規劃和設計,水處理及水質調控系統的調試、運行和管理及水質分析監測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初步具備進行水質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的能力。
水質科學與技術專業就業方向有很多,就業前景也比較廣闊,但大家還是要在專業上努力學習,爭取學習地更深入。
排序 | 院校代碼 | 院校名稱 | 水平分數 |
---|---|---|---|
1 | 10486 | 武漢大學 | A++ |
2 | 10291 | 南京工業大學 | A++ |
3 | 10149 | 沈陽化工大學 | A+ |
4 | 11276 | 南京工程學院 | A |
5 | 11709 | 呼和浩特民族學院 | - |
專科醫學生有前途嗎 好就業
時間:2024-06-03 09:0:45管理類專業十大吃香職位有
時間:2024-05-30 10:0:14藥學專科生出來能干嘛 有哪
時間:2024-05-16 10:0:26高考選什么專科容易
時間:2024-04-17 0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