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村官制度是我國向農村輸血的重要途徑。各地圍繞“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動”,進行了有益探索,推動優秀大學生積極投身到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中去。但一些大學生村官也面臨“下不來,上不去”的困惑,如何讓他們在農村發揮更大作用,仍然是一道難題。那么北京大學生村官如何報考?北京大學是村官薪資待遇怎么樣?關于大學生村官報考條件,薪資待遇等問題,小編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僅供大家參考。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通知稱,北京市從2017年開始實施大學生村官和選調生工作并軌,每年選調400名左右應屆優秀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新選調人員統一稱為“大學生村官(選調生)”。大學生村官不再單獨選拔,而與公務員考錄工作同步實施。
大學生村官在職期間的待遇將向公務員看齊,合同期滿且考核合格直接錄用為公務員,且大學生村官經歷計入工齡,視同鄉鎮公務員工作經歷。
選聘規模縮小要求提高
北京市從2006年開始選聘大學生村官到村任職,規模總量按照每村兩個大學生村官的配比進行控制,即8000人左右。從2015年開始,招聘規模開始下降,從2014年的2300名下降到2015年的1500名再到2016年的800名,而到2017年,招聘規模減少到400名,這意味著大學生村官的規模將大幅縮減。目前北京市在職大學生村官總量4000余人,3年后大學生村官規模將縮減到1000至1200人左右。
在規模縮小的同時,對選聘要求也相應提高,選調范圍由之前的四類人員縮小為兩類:列入國家統一招生計劃(不含定向、委培)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北京生源和北京地區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北京生源應屆優秀畢業生,不再開設大學生村官其他來源渠道。
為保證大學生村官的高素質,選調條件抬高了“門檻”。以往只是中共黨員、優秀學生干部、回原籍的給予優先,而從今年起,要求報考者至少符合中共黨員或獲得過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校級獎學金等榮譽和獎勵的一項。各高校擇優推薦應屆高校畢業生參加公務員招錄考試,報考選調生職位,經筆試、面試、體檢、考察、公示等環節確定為大學生村官(選調生),安排到北京市13個涉農區任大學生村官。
待遇提高出路有保障
錄取后,大學生村官(選調生)與鄉鎮簽訂勞動合同,合同期為3年,黨團關系轉至所在基層組織。北京生源畢業生的檔案轉至所在區人力資源公共服務機構。非北京生源畢業生的檔案由原畢業學校保存,戶口暫不遷移,畢業當年按有關規定上報市人力社保局辦理進京預審批手續,工作兩年、連續考核合格的,檔案和戶口轉至所在區人力資源公共服務機構;考核不合格或解除協議和合同的,由原畢業學校為其辦理到京外地區就業的有關手續。
大學生村官(選調生)在村任職期間,執行公務員工資福利和社會保障等相關政策,辦理重大疾病、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大學生村官(選調生)列入北京市“三支一扶”計劃,享受相關政策。納入干部教育培訓規劃,參加公務員初任培訓,落實培訓經費,實行全員輪訓。在村任職期間,按照公務員考核標準和大學生村官工作考核要求,實行工作實績和群眾滿意度量化積分考核,考核結果與任職定級、獎懲、選拔使用等掛鉤。
大學生村官(選調生)合同期滿且考核合格,直接辦理公務員錄用手續,綜合考慮德才素質、任職表現及個人意愿,主要安排到街道、鄉鎮機關工作;在村工作年限按規定計入工齡,視同鄉鎮公務員工作經歷;合同期滿進入機關工作的,公務員試用期滿按有關規定任職定級,單獨核定職數;鼓勵和引導大學生村官(選調生)參選村“兩委”班子成員;選拔表現優異的進入鄉鎮領導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