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很多學生很關注大學的排名,本文小編為了方便大家查詢各個大學排名,特地整理了最新的2020年上海電機學院全國排名和地區排名,本排名是根據是根據校友會發布的最新中國高校排名整理,不作為官方數據。
1、歷年上海電機學院排名【校友會版】
在校友會版中,2019上海電機學院全國排名第452,相較于2018年的418名,排名下降了34位。
年度 | 全國排名 | 省內排名 | 總分 |
2019 | 452 | 22 | 60.64 |
2018 | 418 | 21 | 60.52 |
2017 | 433 | 20 | 60.41 |
2016 | 457 | 21 | 60.55 |
2015 | 433 | 20 | 60.58 |
2014 | 617 | 20 | 61.13 |
2013 | 511 | 19 | 60.03 |
2、歷年上海電機學院排名【最好大學版】
在最好大學版本排名中,2019上海電機學院全國排名第391名,相較于2018年的454名,排名上升了63位。
年份 | 全國排名 | 學校名稱 | 所在地 |
2019 | 391 | 上海電機學院 | 上海 |
2018 | 454 | 上海電機學院 | 上海 |
2017 | 415 | 上海電機學院 | 上海 |
3、上海電機學院在上海排名【校友會版】
2019上海電機學院在上海市內排名第22名,排在上海電機學院后面的分別是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和上海商學院。
2018-2019上海市大學排名
名次 | 學校名稱 | 全國排名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1 | 復旦大學 | 4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 |
2 | 上海交通大學 | 7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3 | 同濟大學 | 23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4 | 華東師范大學 | 28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5 | 華東理工大學 | 48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 | 上海大學 | 59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 | 東華大學 | 68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8 | 上海財經大學 | 72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9 | 上海理工大學 | 89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 | 上海師范大學 | 111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157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12 | 上海海事大學 | 190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3 | 華東政法大學 | 201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4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225 | 3星級 | 區域一流大學 |
15 | 上海海洋大學 | 228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6 |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 263 | 3星級 | 區域一流大學 |
17 | 上海電力學院 | 356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18 |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 378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19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 396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20 | 上海政法學院 | 404 | 3星級 | 區域一流大學 |
21 |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 447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22 | 上海電機學院 | 452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23 | 上海商學院 | 465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24 | 上海海關學院 | 548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25 | 上海健康醫學院 | 705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海軍軍醫大學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
上海戲劇學院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
上海音樂學院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
上海科技大學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
上海體育學院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
上海公安學院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上海電機學院是一所面向先進制造業及現代服務業,以工學為主,經濟學、管理學、文學、藝術學、理學等學科協調發展的普通高等院校。
學校成立于1953年,由原第一機械工業部電器工業管理局籌建,并由上海中學、上海工業學校、國立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部分師生組建而成。學校初時校名為上海電器制造學校,先后歷經了上海電機制造學校、上海電機制造技術專科學校、上海電機技術高等專科學校的發展演進。學校1985年在全國首批試點舉辦五年制技術專科教育,200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建設高職專科院校。2004年,上海機電工業學校和上海機電工業職工大學并入學校;同年9月,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學校更名為上海電機學院,升格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1年,學校被國務院學位辦列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單位,開始碩士研究生教育。
學校明確提出“技術立校,應用為本”的辦學方略,立足上海,輻射“長三角”,服務區域社會經濟發展,通過產學研深層次、制度化合作,努力打造符合上海社會經濟發展需求、服務上海先進制造業及其相關服務業發展需要,具有技術應用型本科內涵實質和行業大學屬性特征的特色型高等院校,致力于將學校建設成為上海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人才培養基地、校企合作及產學研結合的創新基地、裝備制造業企業在職員工教育培訓基地和體現裝備制造業領域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的研發基地。
學校擁有臨港、閔行兩大校區,校園面積1147畝,現有全日制碩、本、專科在校生近12800余名。學校通過引進與培養并舉的方式打造技術應用型師資隊伍,現擁有教職工1000余名,其中專任教師800余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比例為36.6%,具有博士學位教師比例為40.3%,“雙師型”教師比例近50%。擁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2億元;圖書館紙質藏書132.36萬冊,電子圖書79.59萬冊。學校實行校院(部)二級管理體制,下設14個二級教學單位,并與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李斌技師學院。
學校致力于培養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專業知識精、應用能力強、綜合素質高,能夠解決企業一線實際工程技術問題,具有創新精神的卓越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學校現有38個本科專業、7個專科專業,有全國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3個,上海市應用型本科試點專業11個,上海市示范性全英語專業1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2個,是全國首批CDIO試點院校和上海市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學校聚焦教學核心環節,創新教育教學理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先后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上海市教學成果特等獎等獎項。2018年,學校入選首批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獲批1項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學校學科建設緊密圍繞聚焦服務智能制造和裝備制造行業發展,基本形成了以工學為主體,管理學、經濟學為兩翼,理學、文學、藝術學等為支撐的“面向社會、服務行業、重點突出、特色鮮明”的技術應用型學科體系,重點建設“電氣工程”“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經濟學”等學科。學校建有各級各類重點學科11個,“材料科學與工程”為上海市Ⅳ類高峰學科,“機械工程”為上海市Ⅱ類高原學科,“電氣工程”為上海市一流學科監測建設學科,“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為上海市教委重點建設學科。
學校長期緊貼先進制造業行業發展,致力于建設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的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體系。學校“大鍛件制造技術工程中心”被列入上海市協同創新中心,"大件熱制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批上海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裝備制造產業發展研究中心”被列入上海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學校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上不斷取得新進展,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等獎項。學校充分發揮行業優勢,與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臨港集團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基地建設等方面密切合作。學校在長三角地區建有7個技術轉移分中心,推進產學研合作向縱深發展。
學校大力開展“三創教育”,促進學生成長成才,先后獲得“小平科技創新團隊”、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金獎、“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二等獎、“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銅獎、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世界技能大賽網站設計與開發項目優勝獎等獎項和榮譽。近年來,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保持在98%以上,人才培養質量享有良好社會聲譽。
學校始終堅持開放辦學,實施國際化辦學發展戰略,與16個國家(地區)的3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關系,與20余所高校合作開展學分互認交流。學校開設3個全英文授課專業、國際化課程30多門,招收27個國家的200多名留學生在校學習、交流。
學校先后榮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狀”“上海市促進就業先進集體”“上海市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學校始終秉承“明德至善、博學篤行”的校訓和“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的學校精神,將致力于面向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構建開放的高等技術教育體系,為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而努力奮斗!
全國公辦大專院校排名
時間:2024-06-27 15:0:29全國公辦大專排名及
時間:2024-06-27 15:0:55全國公辦大專排名一
時間:2024-06-27 15:0:07澳門科技大學有哪些專業?20
時間:2024-06-14 17: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