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大學排名 > 正文

東莞理工學院最新排名,附全國排名和地區排名

更新:2023-09-17 10:36:32 高考升學網

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很多學生很關注大學的排名,本文小編為了方便大家查詢各個大學排名,特地整理了最新的2020年東莞理工學院全國排名和地區排名,本排名是根據是根據校友會發布的最新中國高校排名整理,不作為官方數據。

一、東莞理工學院最新排名

1、東莞理工學院歷年全國排名【校友會版】

在校友會版中,東莞理工學院全國排名第188名,2018年排名第229名,排名上升了41位。

年度學校名稱
全國排名省內排名
2019東莞理工學院
18813
2018東莞理工學院
22913
2017東莞理工學院
27613
2016東莞理工學院
34415
2015東莞理工學院
40617
2014東莞理工學院
45617
2013東莞理工學院
46717

2、東莞理工學院歷年全國排名【最好大學版】

在最好大學版本排名中,東莞理工學院全國排名第250名,2018年排名第434名,排名上升了184位。

年份學校名稱
全國排名所在地
2019東莞理工學院
250廣東
2018東莞理工學院
434廣東
2017東莞理工學院
342廣東

3、東莞理工學院在廣東省排名【校友會版】

在廣東省內大學排名中,東莞理工學院排名第13名,排在東莞理工學院前后的分別是南方科技大學和廣州中醫藥大學。

2019廣東省大學排名

名次學校名稱全國排名星級排名辦學層次
1中山大學107星級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2華南理工大學306星級世界高水平大學
3暨南大學615星級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4華南師范大學665星級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5華南農業大學795星級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6深圳大學864星級中國高水平大學
7廣東工業大學1164星級中國高水平大學
8南方醫科大學1204星級中國高水平大學
9廣東外語外貿大學1254星級中國高水平大學
10廣州大學1403星級區域一流大學
11汕頭大學1663星級區域一流大學
12南方科技大學1765星級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13東莞理工學院1883星級區域一流大學
14廣州中醫藥大學2125星級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15廣州醫科大學2373星級區域一流大學
16佛山科學技術學院3232星級區域高水平大學
17廣東財經大學3263星級區域一流大學
18廣東海洋大學3503星級區域一流大學
19五邑大學3822星級區域高水平大學
20廣東金融學院3962星級區域高水平大學
21廣東藥科大學4093星級區域一流大學
22廣東技術師范學院4192星級區域高水平大學
23廣東醫科大學4352星級區域高水平大學
24廣東石油化工學院4402星級區域高水平大學
25韶關學院4521星級區域知名大學
26仲愷農業工程學院4762星級區域高水平大學
27韓山師范學院4981星級區域知名大學
28肇慶學院5081星級區域知名大學
29惠州學院5231星級區域知名大學
30嘉應學院5571星級區域知名大學
31廣東第二師范學院6041星級區域知名大學
32廣州航海學院6692星級區域高水平大學
33嶺南師范學院6861星級區域知名大學

星海音樂學院
4星級中國高水平大學

廣州美術學院
4星級中國高水平大學

廣州體育學院
3星級區域一流大學

廣東警官學院
3星級區域一流大學

二、東莞理工學院簡介

東莞理工學院是東莞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以市為主,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博士任名譽校長。學校于1990年籌辦,1992年4月經原國家教委批準成立,2002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變更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6年5月獲批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2008年5月提前參加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并以良好成績通過,2010年6月與清華大學等61所高校一起被批準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2012年獲批為“廣東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015年9月被確定為廣東省重點支持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單位,2018年5月被確定為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18年5月學校開設國內首個“楊振寧創新班”,2018年10月成立國際聯合研究生院,2018年11月,學校大學科技園被入選“國家大學科技園培育單位”,7月成為全省唯一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示范校。起,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和資源與環境(專業學位)兩個學位點獨立招收碩士研究生。籌集社會捐贈教育發展資金6.2億多元(包括現金和實物),校友會2019中國大學社會捐贈排名第34位。

現有松山湖、莞城兩個校區,共占地2340畝,其中松山湖校區坐落在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大學路1號,占地2000畝(含C23已完成初步規劃方案設計新增地塊370畝及教師村130畝);莞城校區坐落在莞城區學院路251號,占地340多畝;教職工1600多人,其中正高職稱人員170多人、副高職稱人員360多人,博士740多人;有普通全日制學生19480人,繼續教育學生18799人,迄今為地方培養各類人才約11萬人。圖書館總建筑面積45020平方米,累計藏書201萬冊,有70個數據庫、172萬冊電子圖書等數字資源;建成萬兆帶寬主干、兩條40G主干,基本實現千兆帶寬到桌面的校園網,3.8萬個信息點,建成覆蓋全校的無線校園網,AP數量6600多個,出口帶寬115G。

學校建有17個實驗教學中心,其中10個是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立了以工學為重點,管理學、文學、理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設有18個學院、52個本科專業。學校面向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招生,在13個省(市、自治區)部分專業第一批本科招生。

凸顯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學校主動適應和支撐引領社會經濟轉型和產業發展,確立“堅持知行合一、立德樹人,著力培養適應現代產業發展需求,勇于擔當、善于學習、敢于超越的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目標。2018年6月21日,我校作為唯一的地方院校代表,在全國高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做大會發言。開設國內首個“楊振寧創新班”,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東莞理工學院?文華數字化課程中心榮獲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優秀案例”。2018年獲得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項;承辦第十七屆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ROBOCON賽事,獲得季軍。在“挑戰杯?創青春”廣東大學生創業大賽中,連續三屆捧回“優創杯”。每年安排1000萬元專項資金扶持創新創業活動,2018年獲廣東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優秀組織高校獎”和1銀3銅的好成績;完善“攀登計劃”學生科技學術孵化平臺,獲批廣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范學校(2018年?2021年)。學校被確定為廣東省教育廳第三批“易班”建設試點高校。編制了一流本科教育2025行動計劃。

在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廣東省分賽中獲“優秀組織(高校)獎”,四支代表隊分別獲省1銀獎和3銅獎,另外連續三屆捧獲“挑戰杯?創青春”大賽“優創杯”,五獲優秀組織獎。5月,第十五屆“挑戰杯”廣東省省賽,我校首獲“優勝杯”,獲得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1項。8月,在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廣東省分賽上,分別獲得主賽道和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優秀組織(高校)獎”,團隊方面獲得2銀2個銅的新突破,1月,在浙江大學舉行的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上獲得1銅,創造了我校參加“互聯網+”比賽歷史新突破。

招生方面繼續保持良好勢頭,生源質量進一步提升,其中市外理科最低錄取分超出高分優先投檔線9分。2005年以來,學校(含聯合培養基地)共招收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649名,其中已畢業282名,在讀367名;2018年首個博士聯合培養項目正式啟動,招收諾丁漢大學、斯威本科技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共9名。學校教師中獲合作高校兼職研究生導師資格210人,博士導師資格26人。學校自開始招收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術碩士和環境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碩士共79人,兩學位點共有100位教師通過學校碩士研究生導師任職資格認定。歷年畢業生就業率98%以上,用人單位滿意度達94%以上。

大力開展學科建設工作,打造學科專業集群堅實基礎。瞄準國內外學科發展前沿,調整優化學科和專業。根據國家、區域科技和產業發展需求,重點打造智能制造、綠色低碳、創新服務三大學科專業集群。學校獲批為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資源與環境被增列為碩士學位授權點。現有化學工程、電路與系統、計算機應用技術、機械工程、環境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等6個廣東省重點學科,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網絡空間安全等3個學科納入省教育廳“特色高校提升計劃”重點建設學科。根據2019“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位居全國第104名、省內第6名,是我校首個進入全國前100名、且排在前50%的學科。新獲批4個工科專業,理工科專業34個,理工科專業占比為66.6%,理工科專業集成度進一步提高。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電子信息工程、應用化學、軟件工程獲得IEET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證書。

高層次人才資源加速集聚,建設結構合理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圍繞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奮斗目標,學校確立了人才強校戰略核心地位。堅持“內穩外引”和“引育結合”,建有4個海外創新中心和人才工作站,以超常規措施,面向全球引進一批活躍在國際學術前沿與產業一線、把握智能制造領域關鍵技術的“杰出人才” “學科領軍、骨干人才” “產業精英人才”以及創新創業團隊,首批遴選校內18位教師進入學科領軍、骨干人才特聘崗位。近三年共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優秀青年博士等近500人,包括徐建中、陳和生、周炳琨、王立軍、盧秉恒、楊志峰等雙聘、特聘院士9人(含境外院士1人),柔性引進院士2人(含外國院士1人),其他杰出人才20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0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現有“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國家級培養對象1人、省級培養對象11人;實現東莞市“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珠江人才計劃”“珠江學者”零的突破;大力加強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建設,現已招收博士后100多人。

大利開展師資培訓,助推教師師德師風及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圍繞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奮斗目標,以,堅持知行合一,立德樹人,遵循教育規律和教師成長發展規律,開展一系列的師德師風宣傳教育活動。自高建以來,每年均組織多批次骨干教師和新進教職工開展線下的師德師風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班,課程思政能力提升訓練營等系列培訓和提升項目,同時于近年開始拓展線上有關“厚植弘揚師德風尚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網絡培訓示范班。

緊緊圍繞全面提高教師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自主實施高等學校崗前培訓,輻射周邊高校,自以來組織實施2批次共313人完成崗前培訓學習。并且著力教學科研管理全方位涵蓋,為教職工提供有關行政管理能力提升、教輔素質提升、職業道德素養加強、國際化語言能力提升以及部門核心業務能力提升培訓等多方位、全覆蓋、高質量的能力提升培養和研修方案;自高建以來共計送出38批次,合計超1013人次的研修、培訓隊伍。

格外重視學術教學科研交流,持續大力度支持教師個人能力發展,自高建以來共評選國內訪問學者90名和國外訪問學者129名,國外訪學地點涵蓋11個國家、65所國際一流學校;另外鼓勵教師進行繼續教育提升自身綜合能力,自高建以來審核繼續教育學時登記達4475人次。

積極開展科研工作,構建服務產業發展的科技創新體系。近三年,承擔了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009項,科研總經費13億多元,在工業廢水電催化氧化深度處理裝備及應用、電鍍廢水處理技術及設備、光固化成型方法、半導體照明產品質量檢測等領域突破系列關鍵技術,形成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學校先后以主要完成單位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教育部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特等獎等系列國家級、省部級及市廳級科技獎勵。有力支撐中國散裂中子源建設,與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建4個聯合實驗室,為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建設研發系列重要裝置,加快建設“東莞理工學院?中國散裂中子源多物理譜儀”項目。建有廣東省重點實驗室等各類省級科研平臺27個,東莞市重點實驗室等市級科研平臺33個。組建20多個高水平學科科研團隊。牽頭組建東莞市先進光子技術研究院,積極參與材料科學廣東省實驗室建設。著力建設科技創新研究院,成立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大學科技園有限公司等,在2018年全省高校科技創新暨高等教育“沖一流、補短板、強特色”提升計劃工作推進會,學校獲得“國家大學科技園培育單位”稱號。

拓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形成多元國際化辦學格局。作為廣東省五所高水平理工科大學中唯一一所于2017年成功獲批成立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的高校,學校獲批設立東莞理工學院??法國國立工藝學院聯合學院,首批在智能制造相關的通信工程、軟件工程和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3個專業開展合作,引進法國成熟的工程師人才培養體系和師資為東莞乃至珠三角培養具備國際視野的高素質工程師人才,近三年招生315人。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等世界前100的名校創新方式正式開展博士研究生聯合培養。2018年3月,湯加王國國王圖普六世應主席邀請對我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專門到訪學校并達成湯加留學生合作意向。截止目前,與英、美、加、澳、法國等25個國家和地區的58所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與交流關系。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作為“中拉清潔能源與氣候變化聯合實驗室”共建成員與古巴、巴西、厄瓜多爾、秘魯、墨西哥等5個國家共8所拉美大學(研究機構)達成合作。獲歐盟委員會立項批準3個“伊拉斯謨+”計劃交流項目。2015年成立廣東省首個粵臺聯合培養項目粵臺產業科技學院;在澳大利亞、加拿大、俄羅斯等建有3個海外創新中心。國際學院成立三年以來,累計招收來自37個國家的322名留學生。設立全英班作為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國際化教學改革試點,采用全英文教學,為區域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

學校已成功躋身地方高校“第一方陣”,在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發布的2019中國大學綜合實力排行榜中,位列2019中國大學綜合實力排行榜第188位,比2018年的位次(第229位)提升了41位;在全國非“雙一流”大學排名中,位居全國第73位;在中國理工類院校排行榜中位列第65位。

學校第三次黨代會確立“兩步走”中長期目標:到2025年,建成一流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教師隊伍發展生態體系、科技成果全鏈轉化體系、智慧教育服務管理體系等“四個一流體系”。在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數、科技成果獎數、研究生規模、ESI世界排名前1%學科數、服務企業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數、授權發明專利數等六項關鍵發展指標實現“倍增”,力爭在獲得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更名大學、進入國家“雙一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等方面實現突破,綜合實力進入全國高校100強、理工類高校40強,基本建成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到2035年,學校綜合實力位于全國前列,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顯著增強,成為東莞城市品質提升、產業發展的重要貢獻者,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文化、社會創新的重要策源地,成為全國高校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成為海內外優秀人才和各方學子的向往之地,全面建成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

在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校黨委行政團結帶領廣大教職員工,以更高效率的改革創新、更高層次的開放合作、更高境界的擔當作為,落實“學而知不足”校訓要求,豐富“知行合一、立德樹人”辦學思想,倡導“愛國奮斗、追求卓越”莞工精神,秉持“守正出新、登高致遠”戰略理念,踐行“以卓越的創新教育與實踐造福社會”的價值追求,加快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國內一流、代表東莞形象的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培養輸送一批又一批勇于擔當、善于學習、敢于超越的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不可替代的貢獻。

三、東莞理工學院相關文章推薦

東莞理工學院在哪個區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郵編 附地址和介紹

東莞理工學院郵編 附地址和介紹

東莞理工學院教務處登錄入口

東莞理工學院在安徽歷年招生錄取分數線【2013-】

東莞理工學院王牌專業 比較好的特色專業名單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王牌專業 比較好的特色專業名單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宿舍條件,宿舍幾人間環境好不好(圖片)

東莞理工學院宿舍條件,宿舍幾人間環境好不好(圖片)

東莞理工學院是公辦還是民辦

相關文章

最新圖文

全國公辦大專院校排名

時間:2024-06-27 15:0:29

全國公辦大專排名及

時間:2024-06-27 15:0:55

全國公辦大專排名一

時間:2024-06-27 15:0:07

澳門科技大學有哪些專業?20

時間:2024-06-14 17:0:16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亚洲国产精品路线一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网 | 在线观看h网址免费入口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 | 人成精品66视频 | 亚洲vs日韩vs欧美vs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