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很多學生很關注大學的排名,本文小編為了方便大家查詢各個大學排名,特地整理了最新的2020年江蘇科技大學全國排名和地區排名,本排名是根據是根據校友會發布的最新中國高校排名整理,不作為官方數據。
1、江蘇科技大學歷年全國排名【校友會版】
在校友會版中,江蘇科技大學全國排名第309名,2018年排名291名,排名下降了18位。
年度 | 學校名稱 | 全國排名 | 省內排名 |
2019 | 江蘇科技大學 | 309 | 24 |
2018 | 江蘇科技大學 | 291 | 23 |
2017 | 江蘇科技大學 | 260 | 22 |
2016 | 江蘇科技大學 | 274 | 23 |
2015 | 江蘇科技大學 | 281 | 23 |
2014 | 江蘇科技大學 | 313 | 23 |
2013 | 江蘇科技大學 | 317 | 23 |
2、江蘇科技大學歷年全國排名【最好大學版】
在最好大學版本排名中,江蘇科技大學全國排名第173名,2018年排名第187名,排名上升了14位。
年份 | 學校名稱 | 全國排名 | 所在地 |
2019 | 江蘇科技大學 | 173 | 江蘇 |
2018 | 江蘇科技大學 | 187 | 江蘇 |
2017 | 江蘇科技大學 | 240 | 江蘇 |
3、江蘇科技大學省內排名情況
在江蘇省內大學排名中,江蘇科技大學排名第24名,排在江蘇科技大學前后的分別是常州大學和南京審計大學。
2019江蘇省大學排名
名次 | 學校名稱 | 全國排名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1 | 南京大學 | 8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2 | 東南大學 | 24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3 | 河海大學 | 39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4 | 南京農業大學 | 47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 | 蘇州大學 | 49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 | 南京理工大學 | 50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7 | 南京師范大學 | 53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8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57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9 | 中國礦業大學 | 74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10 | 江南大學 | 76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11 | 江蘇大學 | 88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 | 揚州大學 | 94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3 | 南京工業大學 | 103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4 | 南京郵電大學 | 123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5 | 南京醫科大學 | 138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6 | 中國藥科大學 | 142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17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160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8 | 南京林業大學 | 161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9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186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0 | 江蘇師范大學 | 193 | 3星級 | 區域一流大學 |
21 | 南通大學 | 234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22 | 南京財經大學 | 280 | 3星級 | 區域一流大學 |
23 | 常州大學 | 294 | 3星級 | 區域一流大學 |
24 | 江蘇科技大學 | 309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25 | 南京審計大學 | 343 | 3星級 | 區域一流大學 |
26 | 南京工程學院 | 381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27 | 徐州醫科大學 | 382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28 | 蘇州科技大學 | 388 | 2星級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29 | 江蘇理工學院 | 435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30 | 淮陰師范學院 | 437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31 | 鹽城師范學院 | 440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32 | 鹽城工學院 | 465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33 | 淮陰工學院 | 473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34 | 淮海工學院 | 480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35 | 南京曉莊學院 | 483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36 | 常州工學院 | 492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37 | 徐州工程學院 | 508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37 | 金陵科技學院 | 508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39 | 常熟理工學院 | 533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40 | 江蘇第二師范學院 | 635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41 | 泰州學院 | 680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42 | 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 | 707 | 1星級 | 區域知名大學 |
解放軍理工大學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
南京藝術學院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
南京體育學院 | 3星級 | 區域一流大學 | ||
江蘇警官學院 | 3星級 | 區域一流大學 | ||
南京森林警察學院 | 3星級 | 區域一流大學 |
江蘇科技大學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鎮江市,是一所以工科為主,特色鮮明,具備培養學士、碩士、博士完整教育體系的普通高等學校,是江蘇省重點建設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學校始終堅持“育人為本、責任為先、公平為上、學術為魂”的辦學理念,秉承“篤學明德、經世致用”的校訓,強化“船舶、海洋、蠶桑”三大特色,以服務國家海洋強國、“一帶一路”建設和社會進步為己任,努力建設“國內一流造船大學”。
學校辦學歷史源遠流長,多源合流,文化底蘊深厚。學校源自1933年上海大公職業學校,1953年組建上海船舶工業學校??新中國第一所造船中等專業學校,1970年遷至鎮江,1971年更名為鎮江船舶工業學校,1978年升格為本科并更名為鎮江船舶學院,1993年更名為華東船舶工業學院。1999年學校從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劃轉江蘇省管理。1999年江蘇省江海貿易學校并入,2000年中國農科院蠶業研究所與學校合并。2004年學校更名為江蘇科技大學。2012年江蘇省人民政府與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共建江蘇科技大學。2016年江蘇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江蘇科技大學。
學校目前擁有鎮江東、南、西3個校區和張家港校區以及上海辦事處,占地2482畝。學校新校區坐落于鎮江市丹徒新區十里長山,占地2350余畝,正在全面建設之中。學校擁有完備的教學、科研設備和公共服務平臺,有15個國家級、省部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0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8個省部級公共服務平臺,2個國家級、省部級技術轉移機構,11個國家級和省部級協同創新中心、工程技術研發中心、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學校主辦有《江蘇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中國蠶業》《蠶業科學》《現代面粉工業》等公開出版學術刊物。
學校積極發揮學科建設的龍頭作用,形成具有主體學科特色鮮明、相關學科支撐、學科結構布局合理的特色學科專業體系。作為江蘇省唯一一所以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為主要服務面向的行業特色型大學,是全國相關高校中船舶工業相關學科專業設置最全的高校之一,具有船舶特色整體性和應用性優勢的高校之一。學校蠶業研究所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蠶業研究機構,是世界蠶桑種質資源保存與研究中心、蠶桑科技研究中心和蠶桑國際合作與交流中心。學校1978年開始招收培養本科生,1993年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8年取得博士學位授予權。現擁有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涵蓋11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涵蓋7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0個碩士專業學位培養類別。工程學和材料科學2個學科進入全球ESI學科排名前1%。有3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5個江蘇省重點培育一級學科。
學校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師資結構日趨合理,師資水平不斷提升。現有教職員工208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320余人。具有正高職稱人員190余人,副高職稱人員630余人。擁有工程院院士2人(特聘1人,雙聘1人),國家“”、“”講座教授1人,“”青年千人2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教師、江蘇省教學名師、江蘇特聘教授、江蘇“外專”、江蘇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33”各層次人才、“六大人才高峰”、“青藍工程”學術帶頭人等140余人;擁有省“青藍工程”優秀教學團隊、科技創新團隊、優秀學科梯隊9個。
學校始終把人才培養作為根本任務,堅持立德樹人,春風化雨、桃李芬芳,享有“中國造船工程師搖籃”的美譽。多年來,學校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努力培養適應社會和行業發展需要、具有創新意識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已為船舶工業、國防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14萬余名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學校設有63個本科專業,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1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5個國防特色學科專業,1個國家級“十二五”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5個江蘇省卓越工程師(軟件類)教育培養計劃專業,4個省級卓越計劃聯盟試點專業,獲批省級卓越計劃(軟件類)試點高校。學校面向全國招生,現在校普通本科生17300余人,碩士、博士研究生3600余人,本、碩、博全日制學歷留學生620余人。江蘇科技大學蘇州理工學院在校學生6700余人。近年來,學校獲省部級以上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二等獎13項;已連續三屆“挑戰杯”競賽成績優異,兩次捧得“優勝杯”;畢業生就業率每年保持在98%以上。
學校堅持以國家需求為驅動,注重將應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高新技術成果推廣應用緊密結合,主動為船舶工業和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近年來,學校立足船舶、海洋、蠶桑特色優勢,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全力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圍繞船舶、海洋、蠶桑特色,2018年學校牽頭主持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項,牽頭主持工信部高技術船舶科研項目1項。學校主持的研究項目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各1項。參研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二等獎2項,參研項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主持完成的“大型挖泥船綜合控制與關鍵裝備保障一體化系統及應用”全面替代國外進口,參研“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項目,參研的“耙吸挖泥船動力定位與動態跟蹤系統”應用于珠港澳大橋建設、南海島礁建設,集裝箱船、新型焊接電源、高性能焊機、船舶企業管理軟件等廣泛應用于各大船舶企業,艦船后勤綜合保障系統國內領先,救生艇用柴油機占全球市場近70%。學校研發提供中國乃至世界主要的蠶桑品種與栽桑養蠶技術,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和發明獎17項。2014年7月,主席訪問古巴期間,贈送給古巴革命領袖菲德爾?卡斯特羅的桑樹種子就來自學校。
學校一貫重視與海內外的交流與合作,堅持國際化、開放式辦學,不斷拓寬辦學途徑。學校牽頭成立了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知識產權聯盟、江蘇船舶與海洋類高校協同發展聯盟,先后與海軍政治部、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中國艦船研究院、中國農業科學院、江蘇省糧食局等單位建立了全面合作關系;學校建有海外教育學院,與俄羅斯、烏克蘭、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印度、日本等國積極開展科研與辦學合作。與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昆明船舶設備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工(江蘇)有限公司等一批著名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中國船舶工業工程師繼續教育學院設在學校。學校各類獎助學金年總額達2300余萬元。
學校連續多年被評為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文明校園,先后榮獲江蘇省高校校風建設優秀單位、江蘇省文明學校、江蘇省安全文明校園、江蘇省園林式單位、江蘇高校和諧校園、江蘇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科技創新先進單位、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全國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高等學校、全國模范職工之家等榮譽稱號。
在長期的辦學歷程中,學校始終與時代同呼吸、與民族共命運,為我國船舶工業發展和國防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江海襟懷、同舟共濟、揚帆致遠”的“船魂”精神激勵著廣大師生和校友砥礪前行,成為一代又一代江科大人創造學校發展新輝煌的精神動力。尤其是近年來,學校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方面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呈現出勃勃生機。江蘇科技大學堅持以改革促發展,以創新求卓越,努力推進學校事業跨越發展。展望未來,學校將緊緊圍繞海洋強國、“一帶一路”建設,大力弘揚“船魂”精神,堅持“以師生為中心”,走與行業、區域融合發展之路,努力達到本科教學一流、優勢學科一流、應用技術先進的辦學水平,努力成為中國船舶工業最重要的人才培養基地之一、科技創新平臺之一、學術交流中心之一,全面開創國內一流造船大學建設新局面。
江蘇科技大學蘇州理工學院2019-2020年校歷及寒假放假時間安排,什么時候放寒假
全國公辦大專院校排名
時間:2024-06-27 15:0:29全國公辦大專排名及
時間:2024-06-27 15:0:55全國公辦大專排名一
時間:2024-06-27 15:0:07澳門科技大學有哪些專業?20
時間:2024-06-14 17:0:16CopyRight 1996-2024 Www.creditsaili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濠电姴鐥夐弶搴撳亾閺囥垹纾归悷娆忓娴犳岸姊绘笟鈧埀顒傚仜閼活垱鏅堕鈧弻娑㈡偆娴i晲绨婚梺浼欑到閸㈡煡鎮惧┑瀣劦妞ゆ帒瀚悞鍨亜閹哄秶顦﹂柛鐘虫礀閳规垿鍨鹃搹顐㈢獩缂備浇浜崑銈夊极閹剧粯鏅搁柨鐕傛嫹 闂傚倸鍊烽懗鍓佸垝椤栫偑鈧啴宕ㄧ€涙ê浜辨繝鐢靛Т閸婂绱撳鑸电厱妞ゆ劗濮撮崝姘辩磼閻橆喖鍔﹂柡灞界Х椤т線鏌涢幘璺烘瀻妞ゆ洩缍侀幃浠嬪川婵犲啯顏熼梻浣芥硶閸o箓骞忛敓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