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學位。
1、修業年限和教學安排:
總修業年限為八年,實行八年一貫制的教學安排。包括公共基礎課程(通識教育課程)、醫學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臨床醫學課程(專業課)、臨床通科實習、臨床二級學科實習、科研訓練、論文答辯等。各個院校對各階段的學習時間安排均有所不同。
2、實行導師制:
將根據不同學習階段,分階段安排公共基礎課、醫學基礎課、臨床課的教師擔任八年制學生的導師,為學生提供生活、學習方法等方面的指導和幫助。
3、實行分流和淘汰制:
實行八年一貫連續培養,同時,實行質量監控,確保各階段的培養質量。對由于各種原因不能適應學習者,實行分流和淘汰制,但不設具體淘汰率。
五年制臨床醫學
五年制臨床醫學是我國醫學類院校最常見的培養模式,一般會安排三年半的基礎課和臨床課學習,半年的見習和一年的臨床實習。畢業后會授予醫學學士學位。
畢業后,如果選擇考研,可以報考專業碩士(實踐型),也可以報考學術碩士(研究型)。對于本科院校不太理想的考生來講,考研就是實現逆轉的機會,可以通過考試選擇更好的醫學類院校。
畢業后,如果選擇就業,選擇成為醫生,就必須要到三甲醫院進行三年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簡稱為“規培”)。在三年期的規培考核合格后,才能成為真正的醫生,擁有處方權。
5+3一體化臨床醫學
5+3一體化中的“5”是指完成五年制臨床醫學本科階段的學習,一體化是指三年住院醫師的規培與三年專業碩士合二為一,一體進行。實際是:在完成臨床醫學專業規定課程學習,成績合格后,不需要參加國家碩士生入學考試,直接進入專業碩士階段學習,并進行住院醫師規培。
畢業后,在所有考核合格的情況下,授予專業碩士學位,獲得碩士畢業證書、執業醫師資格證書,住院醫師規培合格證。
畢業后,就成為了真正的醫師,擁有處方權。
5+3一體化與五年制相比,一方面壓縮了醫師的培養周期,避開了競爭激烈的碩士入學考試。另一方面也失去了院校的選擇權、失去了專碩與學碩的選擇權。
八年制臨床醫學
八年制臨床醫學是指學生在完成公共基礎課程(通識教育課程)、醫學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臨床醫學課程(專業課)、臨床通科實習、臨床二級學科實習、科研訓練、論文答辯后,授予博士學位的醫學類專業。
畢業后,如果各項考核均合格,可獲得本科、博士階段的畢業證,學位證書、執業醫師資格證。
畢業后,還必須進三甲醫院進行1-3年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目前,國內開設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的大學全是名校,所以對于考生來講,考分要求很高。此外,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免除了碩士、博士的入學考試,入校后可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專業學習上去,有利于學生的成長。
與前兩種學制相比,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多了科研訓練任務,這是融合專碩、學碩的優長,為醫學人才長遠發展提供了鍛煉機會。
全國公辦大專院校排名
時間:2024-06-27 15:0:29全國公辦大專排名及
時間:2024-06-27 15:0:55全國公辦大專排名一
時間:2024-06-27 15:0:07澳門科技大學有哪些專業?20
時間:2024-06-14 17: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