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國高考延期的消息發布之后,教育部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2020年高考報名人數1071萬,相比去年多了40萬人!想不到在2020年高考,全國報名人數能夠再創歷史新高,那么2020年重慶高考人數是多少,2020年重慶高考總人數多少人,在考生人數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對于2020年重慶高考生意味著什么呢?重慶高考會增加難度嗎?一起來了解。
從重慶高考人數數據分析的角度來看,判斷重慶當年高考競爭強度的關鍵數據在于高考錄取率。通過統計局網站的公開數據整理計算,我國高考錄取率從1977年最低的5%逐年上升至的81%,高考從過去的“萬人過獨木橋”,逐漸成為現在的幾乎絕大部分考生均可都有高校可以上,重慶高考的錄取率也在每年增長,學生被大學錄取的幾率越來越大,但是并不是針對每個層次的大學都這樣,比如說重點大學、211大學、985大學,重慶高考人數越多,所有的考生考上的概率就越小,所以說重慶高考人數越多,考上一個好的大學肯定就是越難。
1、重慶高考人數統計數據分析
高考報名人數已達到26.4萬人,比2018年同口徑增加1.4萬人。
在擴招工作外,重慶還根據“職教二十條”要求,深化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改革,啟動了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
“(重慶市)全年計劃試點8000人,上半年約5403人在5個領域6個證書參與試點。” 舒立春表示,重慶市還正在開展職業教育本科層次試點,指導相關學校完善方案,加快建成職業教育本科層次示范學校。同時,構建人才培養立交橋,深入推進高職對口招收中職學生和高職春季招生工作,開展了中職與本科“3+4”、中職對接高職“五年制”、高職與本科貫通“3+2”分段培養試點。
此外,重慶還加強了學分銀行建設,探索設立市民終身學習卡,完善學習成果認定、積累和轉換。緊密對接產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優化專業設置和招生結構,立項建設了4個國家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4門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在產教融合頂層設計上,重慶出臺了《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實施意見》,正研究制定《重慶市職業學校校企合作實施辦法》,形成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組合拳”。
2、2018年重慶高考人數統計數據分析
全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報名總人數250473人,比去年增長約3000人,增幅1.21%。從報考類別看:報考普通文理類的考生21.85萬人,高職對口考生2.12萬人,中職直升生1萬人,體育單招212人,殘疾單招36人。
在普通文理類考生中:從報考層次來看:本科層次21.22萬人,高職專科層次0.3萬人;從科類結構來看:文史類考生9.1萬人,占普通類的42.18%;理工類考生12.44萬人,占普通類的57.82%。
2018高職分類考試招生情況
全市報名近8萬人,其中普高類4.8萬人、中職類3.2萬人(含中職直升類1萬人)。全市共錄取6.4萬人,其中普高類專本貫通培養1975人、專科3.4萬人,高職對口本科2678人、高職對口專科1.6萬人,中職直升本科305人、中職直升專科9499人,按實際參考人數計,總體錄取率88.39%(其中普高類錄取率87.61%、中職類錄取率89.39%)。與去年同口徑相比,今年比去年增加8000余人,增幅17.80%。
3、2017年重慶高考人數統計數據分析
全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報名總人數247490人,與去年同口徑統計基本持平。
從報考類別看,報考普通文理類考生220654人,高職對口考生18844人,中職直升生7838人,體育、殘疾單招154人。
報考普通文理類當中,文史類考生91256人,占普通類41.4%;理工類考生129398人,占58.6%。
今年全市總參考人數211168人,另有高職單招、保送生等已經錄取3.6萬余人。
1.考生人數創新高,并不意味著考大學變得更加困難
從數據分析的角度來看,判斷當年高考競爭強度的關鍵數據在于高考錄取率。通過國家統計局網站的公開數據整理計算,我國高考錄取率從1977年最低的5%逐年上升至的81%,高考從過去的“萬人過獨木橋”,逐漸成為現在的幾乎絕大部分考生均可都“上岸”。
即便是那些倒在了應屆備考道路上的考生,也能通過高考復讀踏進大學之門。舉個淺顯易懂的例子,倘若有100個高三考生參加高考,但是高考只錄取了81人,那么剩下的19個考生會怎么辦呢?我相信絕大多數都會選擇復讀再戰。這樣看來,現在的高考錄取政策,就是在鼓勵越來越多的考生走進大學,絕大部分高中生都能如愿邁進大學殿堂。
年份 | 報名人數 | 實際錄取人數 | 實際錄取率 |
2019 | 1031萬 | 預計835萬 | 預計81% |
2018 | 975萬 | 790.99萬 | 81.13% |
2017 | 940萬 | 761.49萬 | 81.01% |
2016 | 940萬 | 748.61萬 | 79.64% |
2015 | 942萬 | 737.85萬 | 78.33% |
2014 | 939萬 | 721.40萬 | 76.83% |
2013 | 912萬 | 699.83萬 | 76.74% |
2012 | 915萬 | 688.83萬 | 75.28% |
2011 | 933萬 | 681.50萬 | 73.04% |
2010 | 946萬 | 661.76萬 | 69.95% |
2009 | 1020萬 | 639.49萬 | 62.70% |
2008 | 1050萬 | 607.66萬 | 57.87% |
2007 | 1010萬 | 565.92萬 | 56.03% |
2006 | 950萬 | 546.05萬 | 57.48% |
2005 | 877萬 | 504.46萬 | 57.52% |
2004 | 729萬 | 447.34萬 | 61.36% |
2003 | 613萬 | 382.17萬 | 62.34% |
2002 | 510萬 | 320.50萬 | 62.84% |
2001 | 454萬 | 268.28萬 | 59.09% |
2000 | 375萬 | 220.61萬 | 58.83% |
1999 | 288萬 | 159.68萬 | 55.44% |
1998 | 320萬 | 108.36萬 | 33.86% |
數據來源: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
在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家明確提出了高職擴招100萬的目標,正因為此,的高考錄取率大幅增加,達到88%之多。要知道,2016-2018年的高考錄取率在80%-81%。但是大幅擴招的學生流向了哪里呢,基本上被各地專科院校錄取。2020年考生創歷史新高,高職大概率會延續以往擴招計劃,所以并不會增加考大學的難度!
2016—2019高校及本科錄取率 | |||||
年份 | 報考(萬) | 高考錄取(萬) | 比例 | 本科錄取(萬) | 比例 |
2016 | 940 | 749 | 79.70% | 405.4 | 43.10% |
2017 | 940 | 762 | 81.10% | 410.75 | 44.30% |
2018 | 975 | 791 | 81.10% | 422.16 | 43.30% |
2019 | 1031 | 814 | 79% | 453.64 | 44% |
3.高考人數的創新高,考生對于名校的競爭更加激烈
每個考生都夢想考進一所很不錯的大學,像國內的985/211、雙一流名校、本一批次院校、公辦本二批次院校,但是這些學校每年的招生計劃是整體穩定的,在考慮師資力量、專業設置、教學設備、學校聲譽等多方面的因素下,往往會嚴格控制學校的招生回規模,簡單一句話,它們的核心目標在于“質量”而非“數量”。考生規模的大幅增加,勢必會加劇考生對名校之間的角逐,直白點說,2020年考取一所名校難度增大了。
各省一本錄取率是多少?你要成為全省的前百分之幾?才能在7月的志愿上寫下的理想大學?我們來看看:
地區 | 高考人數 | 錄取人數 | 一本上線率 |
北京 | 5.90 | 2.14 | 36.3% |
天津 | 5.60 | 2.01 | 35.9% |
上海 | 5.00 | 1.48 | 29.5% |
江蘇 | 33.90 | 9.19 | 27.1% |
陜西 | 32.59 | 7.83 | 24.0% |
黑龍江 | 20.40 | 4.49 | 22.0% |
福建 | 20.78 | 4.24 | 20.4% |
寧夏 | 7.17 | 1.43 | 19.9% |
山東 | 60.10 | 11.80 | 19.6% |
遼寧 | 24.40 | 4.72 | 19.3% |
河北 | 55.96 | 10.69 | 19.1% |
安徽 | 51.30 | 9.67 | 18.8% |
重慶 | 26.40 | 4.95 | 18.7% |
湖北 | 38.40 | 6.51 | 17.0% |
甘肅 | 26.68 | 4.47 | 16.7% |
浙江 | 32.00 | 5.32 | 16.6% |
內蒙古 | 19.90 | 3.29 | 16.6% |
青海 | 5.50 | 0.88 | 16.1% |
湖南 | 49.90 | 7.67 | 15.4% |
四川 | 65.00 | 9.57 | 14.7% |
云南 | 32.00 | 4.34 | 13.6% |
廣東 | 76.00 | 9.78 | 12.9% |
吉林 | 16.27 | 2.07 | 12.7% |
山西 | 30.20 | 3.82 | 12.7% |
河南 | 103.00 | 12.92 | 12.5% |
江西 | 42.10 | 5.04 | 12.0% |
貴州 | 45.87 | 5.46 | 11.9% |
廣西 | 46.00 | 4.65 | 10.1% |
重慶理工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26重慶理工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10:0:50重慶工商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1:0:06重慶工商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1 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