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重慶高考 > 正文

重慶高考603分能上什么大學(物理)

更新:2023-09-26 17:52:59 高考升學網

重慶高考考生們迎來高考成績放榜,查詢分數后,有人異常興奮,有人卻失望流淚;有人分數遠超估分,有人卻發揮失常,不管怎么樣,接下來都要做好志愿填報的工作,本文黃老師為大家解析關于重慶高考603分能上什么大學的數據和選擇院校的思路,讓每位同學都能拿到自己的沖穩保院校名單。

重慶高考603分能上什么大學(物理)

一、重慶高考603分能上什么大學物理

重慶高考603分物理可以上大學具體名單有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中國政法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山東大學、山東大學威海分校、中南大學、湖南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上海大學、南京郵電大學等,2023年重慶高考603分沖穩保院校名單表可以在下面系統查詢:

高考助手網智能大數據 一般考生填報志愿,大多是根據高考成績排名和歷年錄取情況來衡量自己的志愿填報情況,而高考助手網智能大數據系統為這個過程賦予了科學化和數字化。讓考生不再僅憑分數填報志愿,而是能夠以分數為基礎,盡量使志愿填報更符合自身性格和興趣,使志愿填報更科學。該系統是很多高三班主任自己在使用的系統,也是被他們推薦給學生使用的系統,小巧速度快、數據準確、概率值合適,基本上80%的高三學生會使用這個系統。線上模擬填報地址入口:http://test.gaokaohelp.com/

二、重慶高考603分物理可能上的大學名單表

序號 大學名稱 性質 年份 科目/批次 招生省份 最低數 位次
1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616 3357
2 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601 5792
3 中國政法大學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617 3228
4 華南理工大學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613 3763
5 西北工業大學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611 4074
6 四川大學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600 5967
7 北京外國語大學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600 5967
8 上海外國語大學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607 4729
9 山東大學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597 6553
10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590 8137
11 中南大學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600 5967
12 湖南大學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593 7427
13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613 3763
14 中國傳媒大學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591 7911
15 大連理工大學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607 4729
16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593 7427
17 上海大學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591 7911
18 北京交通大學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603 5422
19 南京郵電大學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588 8601

全國計算機專業大學排名

序號學校名稱評估結果專業
1北京大學A+計算機
2清華大學A+計算機
3浙江大學A+計算機
4國防科技大學A+計算機
5北京航空航天大學A計算機
6北京郵電大學A計算機
7哈爾濱工業大學A計算機
8上海交通大學A計算機
9南京大學A計算機
10華中科技大學A計算機
11電子科技大學A計算機
12北京交通大學A-計算機
13北京理工大學A-計算機
14東北大學A-計算機
15吉林大學A-計算機
16同濟大學A-計算機
17中國科學技術大學A-計算機
18武漢大學A-計算機
19中南大學A-計算機
20西安交通大學A-計算機
21西北工業大學A-計算機
22西安電子科技大學A-計算機
23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A-計算機
24中國人民大學B+計算機
25北京工業大學B+計算機
26北京科技大學B+計算機
27南開大學B+計算機
28天津大學B+計算機
29大連理工大學B+計算機
30哈爾濱工程大學B+計算機
31復旦大學B+計算機
32華東師范大學B+計算機
33東南大學B+計算機
34南京航空航天大學B+計算機
35南京理工大學B+計算機
36杭州電子科技大學B+計算機
37合肥工業大學B+計算機
38廈門大學B+計算機
39山東大學B+計算機
40湖南大學B+計算機
41中山大學B+計算機
42華南理工大學B+計算機
43四川大學B+計算機
44重慶大學B+計算機
45西南交通大學B+計算機
46重慶郵電大學B+計算機
47解放軍理工大學B+計算機
48北京師范大學B計算機
49天津理工大學B計算機
50山西大學B計算機
51河北工業大學C+計算機
52沈陽建筑大學C+計算機
53遼寧師范大學C+計算機
54上海理工大學C+計算機
55上海海洋大學C+計算機
56常州大學C+計算機
57浙江理工大學C+計算機
58浙江師范大學C+計算機
59溫州大學C+計算機
60福建師范大學C+計算機
61南昌大學C+計算機
62鄭州大學C+計算機
63武漢科技大學C+計算機
64湖南科技大學C+計算機
65廣西師范大學C+計算機
66成都信息工程大學C+計算機
67貴州大學C+計算機
68昆明理工大學C+計算機
69長安大學C+計算機
70青島大學C+計算機
71西安郵電大學C+計算機
72北京工商大學C計算機
73河北工程大學C計算機
74石家莊鐵道大學C計算機
75中北大學C計算機
76東北電力大學C計算機
77長春工業大學C計算機
78上海師范大學C計算機
79安徽工業大學C計算機
80江西師范大學C計算機
81山東財經大學C計算機
82河南理工大學C計算機
83鄭州輕工業學院C計算機
84湘潭大學C計算機
85華南農業大學C計算機
86西安理工大學C計算機
87西安工業大學C計算機
88西北農林科技大學C計算機
89三峽大學C計算機
90揚州大學C計算機
91大連大學C計算機
92廣東工業大學C計算機
93中央民族大學C-計算機
94沈陽理工大學C-計算機
95黑龍江大學C-計算機
96上海海事大學C-計算機
97江蘇科技大學C-計算機
98華僑大學C-計算機
99東華理工大學C-計算機
100江西理工大學C-計算機
101大連海事大學B計算機
102長春理工大學B計算機
103哈爾濱理工大學B計算機
104燕山大學B計算機
105華東理工大學B計算機
106上海大學B計算機
107蘇州大學B計算機
108中國礦業大學B計算機
109河海大學B計算機
110江蘇大學B計算機
111南京信息工程大學B計算機
112浙江工業大學B計算機
113安徽大學B計算機
114中國海洋大學B計算機
115中國地質大學B計算機
116武漢理工大學B計算機
117暨南大學B計算機
118深圳大學B計算機
119西南大學B計算機
120蘭州大學B計算機
121火箭軍工程大學B計算機
122北方工業大學B-計算機
123中國農業大學B-計算機
124首都師范大學B-計算機
125天津工業大學B-計算機
126華北電力大學B-計算機
127太原理工大學B-計算機
128內蒙古大學B-計算機
129沈陽航空航天大學B-計算機
130東華大學B-計算機
131南京郵電大學B-計算機
132江南大學B-計算機
133浙江工商大學B-計算機
134福州大學B-計算機
135山東科技大學B-計算機
136濟南大學B-計算機
137華中師范大學B-計算機
138廣西大學B-計算機
139桂林電子科技大學B-計算機
140云南大學B-計算機
141西北大學B-計算機
142青海師范大學B-計算機
143新疆大學B-計算機
144中國石油大學B-計算機
145空軍工程大學B-計算機
146北京化工大學C+計算機
147北京語言大學C+計算機
148中國傳媒大學C+計算機
149中國民航大學C+計算機
150河北大學C+計算機
151江西財經大學C-計算機
152河南工業大學C-計算機
153河南大學C-計算機
154河南師范大學C-計算機
155武漢工程大學C-計算機
156武漢紡織大學C-計算機
157湖北工業大學C-計算機
158長沙理工大學C-計算機
159海南大學C-計算機
160桂林理工大學C-計算機
161西南石油大學C-計算機
162重慶交通大學C-計算機
163西華大學C-計算機
164西南財經大學C-計算機
165西安石油大學C-計算機
166北京信息科技大學C-計算機
167湖南工業大學C-計算機
168海軍航空工程學院C-計算機
重慶市高考狀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數排名
重慶縣高考狀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數排名
重慶高考狀元是誰多少分2023哪個學校
重慶高考狀元最高分是誰2023
2023年重慶高考狀元是誰最高分是多少,附歷年狀元名單分數
重慶高考最高分是誰2023,附重慶高考歷年高考狀元
重慶歷年高考狀元是誰多少分(哪個學校)
重慶歷年高考狀元分數和學校 2023年重慶高考狀元是誰
重慶歷年高考狀元名單匯總(學校+分數)
2023年重慶高考最高分是誰多少分(附歷年高考狀元)
2023年重慶高考最高考分多少分,今年高考狀元是誰
2023年重慶高考最高分多少分(狀元哪個學校)

三、近2年重慶高考603分物理錄取的大學名單匯總表

序號 大學名稱 性質 年份 科目/批次 省份 最低數 位次
1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616 3357
2 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601 5792
3 中國政法大學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617 3228
4 華南理工大學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613 3763
5 西北工業大學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611 4074
6 四川大學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600 5967
7 北京外國語大學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600 5967
8 上海外國語大學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607 4729
9 山東大學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597 6553
10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590 8137
11 中南大學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600 5967
12 湖南大學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593 7427
13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613 3763
14 中國傳媒大學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591 7911
15 大連理工大學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607 4729
16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593 7427
17 上海大學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591 7911
18 北京交通大學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603 5422
19 南京郵電大學 公辦 2022 物理/本科 重慶 588 8601
20 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598 15502
21 北京郵電大學(宏福校區)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18 9284
22 四川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11 11296
23 吉林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14 10365
24 華中師范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05 13193
25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17 9543
26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15 10086
27 中國農業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07 12551
28 中央民族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17 9543
29 西南財經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16 9799
30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14 10365
31 南京理工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10 11623
32 蘇州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593 17414
33 南京師范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08 12238
34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12 10966
35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595 16619
36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596 16220
37 中國海洋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16 9799
38 華東理工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17 9543
39 天津醫科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10 11623
40 深圳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09 11925
41 暨南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06 12874
42 華南師范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07 12551
43 武漢理工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09 11925
44 北京工業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16 9799
45 首都師范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16 9799
46 河海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09 11925
47 西南交通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04 13562
48 東華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12 10966
49 西北政法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590 18560
50 北京語言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594 16986
51 東北師范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589 18930
52 南京醫科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589 18930
53 北京化工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09 11925
54 江南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01 14503
55 西北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00 14845
56 湖南師范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592 17817
57 哈爾濱工程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599 15172
58 鄭州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595 16619
59 陸軍軍醫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12 10966
60 合肥工業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590 18560
61 中國醫科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598 15502
62 中國藥科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07 12551
63 安徽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10 11623
64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598 15502
65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00 14845
66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599 15172
67 云南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591 18174
68 福州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596 16220
69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02 14174
70 北京中醫藥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597 15866
71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591 18174
72 長安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596 16220
73 中國礦業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597 15866
74 南京審計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02 14174
75 大連海事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595 16619
76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589 18930
77 華中農業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590 18560
78 南京農業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593 17414
79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597 15866
80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598 15502
81 河北工業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593 17414
82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03 13884
8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07 12551
84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00 14845
85 遼寧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05 13193
86 北京體育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588 19319
87 上海理工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594 16986
88 北京協和醫學院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00 14845
89 南方醫科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590 18560
90 東北財經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06 12874
91 安徽醫科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04 13562
92 浙江財經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590 18560
93 溫州醫科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611 11296
94 杭州師范大學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593 17414
95 成都醫學院 公辦 2021 物理/本科 重慶 596 16220

高考填報志愿必讀 易陷入的十大誤區

誤區一 一門心思奔名校

“名牌”大學并非所有專業都是優勢專業

有考生父母打算為孩子只在本科一批一志愿報考一所心儀“名校”,二志愿放棄。這種填報志愿方式欠缺考慮,風險較大,如果孩子分數不夠,本科一批一志愿沒被報考院校錄取,就失去了就讀其他一本院校的機會。

不可否認,“211”和“985”高校在硬件、軟件上都較優越,能考上名牌大學固然是好事,但完全從“名牌”出發選高校,不考慮其他因素,特別是專業因素,則是不明智的。更何況,“名牌”大學并非所有專業都是優勢專業,普通高校一些專業也有特色,具有很強的實力。因此,填報志愿時,父母不要只考慮“名校”,走出非“名校”不報的誤區。

誤區二 不仔細看招生簡章

高考志愿別冷落了招生章程

按照教育部的有關規定,“招生章程主要內容包括:高校全稱、校址(分校、校區等須注明),層次(本科、高職或專科),辦學類型(如普通或成人高校、公辦或民辦高校或獨立學院、高等專科學校或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等),在有關省(區、市)分專業招生人數及有關說明,專業培養對外語的要求,經批準的招收男女生比例,身體健康狀況要求,錄取規則(如有無相關科目成績或加試要求、對加分或降低分數要求投檔及投檔成績相同考生的處理、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辦法等),學費標準,頒發學歷證書的學校名稱及證書種類,聯系電話、網址,以及其他須知等。”

誤區三 志愿之間沒有拉開梯度

不同志愿填報方式要區別對待

志愿梯度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院校志愿梯度,二是專業志愿梯度。同一批次院校不同志愿之間拉開梯度是非常重要的。就全國來講基本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對江蘇、浙江、湖南等實行平行志愿的省(區市)的考生,在拉開梯度這個問題上,風險有所減小,但也不是不考慮。平行志愿的實行大大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風險,同時更突出了高考分數的作用。在考慮梯度問題時,建議平行志愿的最后一個志愿要有相當的保險系數。也就是說,按照往年的分數,考生的分數上最后一個平行志愿要比較保險。

第二種志愿填寫方式是實行非平行志愿的考生,院校梯度就非常重要了,我個人認為要把握兩個方面。首先,第一志愿最關鍵。其次,后續志愿基本上應該考慮往年一般報考人數不滿并且曾經招過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學校。

誤區四 不填報熱門、緊俏專業

“冷熱”結合對考生更為有利

考生在選擇專業時,另外一個誤區是:盲目擁擠熱門專業,咨詢時經常問“今年什么專業熱”,“什么專業是好專業?”實際上專業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冷熱的差異。盲目擠熱門專業,對考生長遠發展非常不利。

熱門專業分數高,競爭激烈,如果成績不太突出,競爭實力并非很強的學生在擠熱門專業時,容易落榜。即使僥幸被院校錄取,由于熱門專業里人才濟濟,自己實力不是很強,在就業選擇和以后的工作中也很難占得優勢,搶得先機。正確的做法應是選擇“熱門專業”而又不忽視“冷門專業”,“冷熱”結合對考生更為有利。

誤區五 只憑學校(或專業)名稱來選擇

有些專業雖然名稱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異

考生在填報志愿選擇專業時,還有一個誤區是,喜歡憑著專業的名稱來選擇專業,而對專業內涵不了解。實際上,不同專業之間所學的課程、發展方向的差異是非常大的。有些專業雖然名稱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異。

因此,考生在看專業的時候,一定要詳細了解專業的內涵,一般應該了解以下幾方面內容:該專業的主干課程是什么,是否屬于特色專業,專業的實力如何,有無碩士、博士點,是否是國家重點學科,在國內同類專業當中居于什么位置,專業發展前景和學生就業去向如何,專業對學生的相關科目成績和身體狀況有無特殊要求。

誤區六 不服從專業調劑

服從調劑可以增加被錄取的機會,但可能被不喜歡專業錄取

當考生在報考某院校時分數不占優勢(夠了院校提檔線,但不夠所報專業的專業錄取線),填寫“不服從專業調劑”就意味著學校將會作退檔處理。每年高招錄取過程中,都有相當一部分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專業志愿沒有拉開梯度,沒有掌握好專業級差,或全部填報熱門、緊俏專業,且不服從專業調劑而落榜。

對待是否服從所報院校專業調劑,考生要統籌考慮。服從調劑可以增加被錄取的機會,但也要做好被不喜歡專業錄取的思想準備。你被調劑到的專業極有可能與報考初衷相差甚遠,一般是比較冷門的專業。如果不服從專業調劑,雖然你夠了院校提檔線,但不夠所報專業的專業錄取線時,則會失去了進入這個學校的機會。

誤區七 平行志愿沒有風險

“投檔而被退檔”是最大的風險

平行志愿填報雖然減少了志愿填報的風險,但同樣存在風險。具體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1.投檔而被退檔的風險。

雖然教育考試部門從減少投檔而被退檔的矛盾出發把投檔比例定位105%,但是仍有5%的考生投檔后可能會被退檔。退檔的考生,即便是A志愿退檔,也將直接進入征求志愿。這是平行志愿填報最大的風險。

被退檔的理由大致有:高考分數在所有被投檔該學校考生中偏低;填報專業志愿太高,且志愿不服從調劑。當然,如果高校實行“進檔即取”的原則,那么,只要分數達到投檔線,志愿服從調劑,就不會退檔,落榜生將大大減少。

2.定位不準確的風險。

3.志愿沒有梯度的風險。

誤區八 選擇專業時,不考慮考生的興趣和特長

選擇符合考生特性的專業,揚長避短,才能促進其學有所成

在選擇高考志愿時,父母固然要考慮到孩子將來的職業規劃,但更重要的是要考慮到他的自身特性。選擇符合考生特性的專業,揚長避短,才能促進其學有所成,為將來獲得一個理想的職業創造條件,這才是最佳選擇。

考生自身特性包括:個人興趣愛好、個人性格特征、個人能力所及、個人身體條件等4個方面。就拿上邊這個考生來說,首先,父母選擇孩子不喜歡的專業,就是違背了考生的個人興趣愛好。試想,面對一個自己根本不感興趣、完全不喜歡的專業,又如何要求他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深造。

其次,這個考生性格內向,平日少言寡語,不喜歡與陌生人打交道。父母選擇讓孩子學醫,將來當醫生勢必要面對眾多各種各樣的患者。醫患接觸是必不可少的診療環節,而孩子的性格特征不適合當醫生,父母沒有考慮到這點。

誤區九 填報志愿市家長的事,孩子只負責學習就行

把志愿決定權還給孩子

每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學,而且最好能進名牌大學讀書。這種愿望會在孩子填報志愿問題上充分表露。有些父母還固執得有些過分,主觀決定考生的志愿,忽略孩子的興趣、愛好,導致父母與孩子之間在填報志愿的問題上分歧很大,給孩子造成不小的壓力。在填報志愿的整個過程中,父母的角色定位是參謀。應該把填報志愿的決定權還給孩子。

高考決定著近千萬考生的命運和前途。考入什么樣的學校,上什么專業,將來從事什么樣的工作,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上大學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如果父母給報的專業他不喜歡,甚至一點興趣都沒有,將來上大學就會造成一個被動狀態,學習積極性會受到打擊。

父母關心孩子的未來發展,并對志愿填報十分重視的心情完全是可以理解的,父母畢竟閱歷豐富,有社會經驗,把該說的話都說到了,也完全應該。但是應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見。

誤區十 照搬往年的錄取分數來報志愿

高校錄取分數線存在波動

最新圖文

重慶理工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26

重慶理工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10:0:50

重慶工商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1:0:06

重慶工商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1 10:0:06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偷自拍亚洲视频在线观看99 | 亚洲中文字幕网 | 日韩欧美国产一二三区 | 免费v片在线a | 这里只有精品99久久 | 欧美一区二区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