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兼有部分理工學科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學校的前身是1937年誕生于抗日戰爭烽火中的陜北公學,以及后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北方大學和華北大學。1950年10月3日,以華北大學為基礎的中國人民大學正式成立,成為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新型大學。著名教育家吳玉章、成仿吾、袁寶華、黃達、李文海先后擔任校長。現任校長為紀寶成教授,黨委書記為程天權教授。
在校友會版本排名中,2018中國人民大學全國排名第5,相較于2017年的8名,排名上升了3位。
年度 | 全國排名 | 市內排名 | 總分 |
2018 | 5 | 3 | 81.51 |
2017 | 8 | 3 | 79.28 |
2016 | 6 | 3 | 81.98 |
2015 | 5 | 3 | 81.67 |
2014 | 7 | 3 | 78.71 |
2013 | 12 | 3 | 72.36 |
在最好大學版本排名中,2018中國人民大學全國排名第30,相較于2017年的28名,排名下降了2位。
年份 | 全國排名 | 學校名稱 | 所在地 |
2018 | 30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 |
2017 | 28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 |
2016 | 31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 |
2018中國人民大學在北京市內排名第3名,排在中國人民大學前后的分別是清華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
自成立之日起,中國人民大學廣大師生發揚“始終奮進在時代前列”的優良傳統,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勤儉辦學,艱苦奮斗,積極探索,求真務實,使學校成為我國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管理科學教育研究的重要基地,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普及,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和繁榮,為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被譽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領域的一面旗幟”。
學校目前已經形成以本科教育為基礎、研究生教育為重點,輔以成人高等教育、網絡教育的全方位、多層次的辦學格局和體系,尤其在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管理科學領域具有突出的整體優勢。現設有研究生院、23個學院、21個科研機構和14個博士后流動站,另設有繼續教育學院、培訓學院及深圳研究院;擁有6個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居全國高校第一;擁有13個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名列全國高校第一;擁有全國重點學科25個,總數居全國高校第五,其中社會科學居全國高校第一。在連續六屆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評選中,中國人民大學獲選16篇,在人文社科領域位居全國高校第一。學校現設有學士學位專業60個,第二學士學位專業8個,碩士學位學科點128個(包括自主設置的27個碩士點),博士學位學科點87個(包括自主設置的21個博士點),一級授權學科11個,成人教育專科專業9個,本科專業11個。在由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高等學校與科研院所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所組織的全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學科評估中,學校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社會學、新聞傳播學等5個一級學科整體水平排名全國第一,總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三位,政治學、農林經濟管理、歷史學、工商管理也取得了較好的名次,充分展示了學校雄厚的學科發展實力。
中國人民大學師資力量雄厚,已故老一輩著名學者吳玉章、成仿吾、范文瀾、艾思奇、何思敬、何干之、何洛、胡華、尚鉞、吳景超、李景漢、安崗、石峻、繆朗山、李秀林、徐禾、塞風、許孟雄、孟氧、佟柔、戴世光、劉錚、查瑞傳、苗力田等為學校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校目前擁有一大批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著名學者和學術帶頭人,形成了一支學歷層次高、專業結構好、科研能力強、年齡梯度合理的教學與科研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580人,其中,教授476人、副教授581人。博士生導師474人。此外,還有193位學術造詣精深的國外學者和930位國內各界知名人士擔任(或曾擔任)學校的名譽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擁有14名第五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和學科評議組成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22人,有24人入選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工程”,11人榮獲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50人入選北京市“新世紀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4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各項所占總數比例均在全國高校名列前茅。學校有19位教授入選“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課題組首席專家或主要成員,成為全國入選人數最多的高校;有13名教授入選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其中黃達教授擔任委員會顧問),人數居全國高校前列。
北京印刷學院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08北京印刷學院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10:0:36北京物資學院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1:0:21北京物資學院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1 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