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報志愿時,心儀的大學多少分可以上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科學院大學最近三年的最低分和最低位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2022年中國科學院大學多少分能考上
1、2022年中國科學院大學在浙江綜合的最低錄取分數線為687分,對應的錄取位次為282;
2、2022年中國科學院大學在陜西理科的最低錄取分數線為671分,對應的錄取位次為217;
3、2022年中國科學院大學在山東綜合的最低錄取分數線為662分,對應的錄取位次為418;
4、2022年中國科學院大學在福建物理的最低錄取分數線為660分,對應的錄取位次為470;
5、2022年中國科學院大學在湖南物理的最低錄取分數線為659分,對應的錄取位次為249;
年份 | 院校(招生方向)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浙江 | 綜合 | 1段 | 687 | 282 |
2022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北京 | 綜合 | 本科 | 684 | 522 |
2022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680 | 272 |
2022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675 | 551 |
2022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671 | 217 |
2022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遼寧 | 物理 | 本科 | 664 | 494 |
2022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江蘇 | 物理 | 本科 | 662 | 242 |
2022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山東 | 綜合 | 1段 | 662 | 418 |
2022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661 | 435 |
2022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660 | 470 |
2022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660 | 470 |
2022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660 | 470 |
2022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659 | 955 |
2022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湖南 | 物理 | 本科 | 659 | 249 |
2022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湖南 | 物理 | 本科 | 659 | 249 |
2022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江蘇 | 物理 | 本科 | 656 | 420 |
2022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湖北 | 物理 | 本科 | 656 | 540 |
2022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湖北 | 物理 | 本科 | 653 | 654 |
2022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湖北 | 物理 | 本科 | 652 | 693 |
2022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湖北 | 物理 | 本科 | 652 | 693 |
2022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湖南 | 物理 | 本科 | 651 | 507 |
2022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湖北 | 物理 | 本科 | 636 | 1819 |
2022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湖北 | 物理 | 本科 | 632 | 2223 |
數據來源于高考升學官網,查詢請登錄:www.dianliangwangluo.com |
二、2021年中國科學院大學多少分能考上
1、2021年中國科學院大學在浙江綜合的最低錄取分數線為692分,對應的錄取位次為164;
2、2021年中國科學院大學在湖南物理的最低錄取分數線為670分,對應的錄取位次為246;
3、2021年中國科學院大學在湖南物理的最低錄取分數線為660分,對應的錄取位次為611;
4、2021年中國科學院大學在湖南物理的最低錄取分數線為659分,對應的錄取位次為667;
5、2021年中國科學院大學在江蘇物理的最低錄取分數線為650分,對應的錄取位次為312;
年份 | 院校(招生方向)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1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浙江 | 綜合 | 1段 | 692 | 164 |
2021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682 | 436 |
2021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北京 | 綜合 | 本科 | 679 | 427 |
2021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遼寧 | 物理 | 本科 | 679 | 399 |
2021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677 | 836 |
2021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676 | 250 |
2021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北京 | 綜合 | 本科 | 674 | 619 |
2021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674 | 246 |
2021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北京 | 綜合 | 本科 | 673 | 672 |
2021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湖南 | 物理 | 本科 | 671 | 221 |
2021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湖北 | 物理 | 本科 | 670 | 692 |
2021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湖南 | 物理 | 本科 | 670 | 246 |
2021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湖北 | 物理 | 本科 | 669 | 770 |
2021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湖北 | 物理 | 本科 | 669 | 770 |
2021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湖北 | 物理 | 本科 | 669 | 770 |
2021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湖南 | 物理 | 本科 | 669 | 280 |
2021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山東 | 綜合 | 1段 | 668 | 415 |
2021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667 | 387 |
2021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667 | 387 |
2021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湖南 | 物理 | 本科 | 667 | 334 |
2021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666 | 415 |
2021 | 中國科學院大學(國家專項) | 湖北 | 物理 | 本科 | 666 | 964 |
2021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665 | 459 |
2021 | 中國科學院大學(國家專項) | 湖北 | 物理 | 本科 | 663 | 1207 |
2021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湖南 | 物理 | 本科 | 662 | 517 |
2021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湖南 | 物理 | 本科 | 660 | 611 |
2021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湖南 | 物理 | 本科 | 659 | 667 |
2021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江蘇 | 物理 | 本科 | 650 | 312 |
2021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江蘇 | 物理 | 本科 | 643 | 585 |
數據來源于高考升學官網,查詢請登錄:www.dianliangwangluo.com |
三、2020年中國科學院大學多少分能考上
1、2020年中國科學院大學在陜西理科的最低錄取分數線為685分,對應的錄取位次為272;
2、2020年中國科學院大學在山東綜合的最低錄取分數線為681分,對應的錄取位次為423;
3、2020年中國科學院大學在北京綜合的最低錄取分數線為679分,對應的錄取位次為646;
4、2020年中國科學院大學在遼寧理科的最低錄取分數線為678分,對應的錄取位次為383;
5、2020年中國科學院大學在湖南理科的最低錄取分數線為678分,對應的錄取位次為279;
年份 | 院校(招生方向)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693 | 230 |
202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浙江 | 綜合 | 1段 | 692 | 273 |
202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687 | 848 |
202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685 | 272 |
202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山東 | 綜合 | 1段 | 681 | 423 |
202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681 | 535 |
202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北京 | 綜合 | 本科 | 679 | 646 |
202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北京 | 綜合 | 本科 | 678 | 691 |
202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遼寧 | 理科 | 本科 | 678 | 383 |
202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湖南 | 理科 | 本一 | 678 | 279 |
202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北京 | 綜合 | 本科 | 677 | 730 |
202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湖北 | 理科 | 本一 | 668 | 755 |
2020 | 中國科學院大學(國家專項) | 湖北 | 理科 | 本一 | 660 | 1369 |
2020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江蘇 | 理科 | 本一 | 420 | 217 |
數據來源于高考升學官網,查詢請登錄:www.dianliangwangluo.com |
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是一所以科教融合為辦學模式、研究生教育為辦學主體、精英化本科教育為辦學特色的創新型大學。
國科大的研究生教育,發端于中國科學院的人才培養。1950 年,中國科學院啟動研究實習員的招考和培養工作。1951年6月,中國科學院與中央教育部聯合發布《中國科學院所屬研究機構、中央教育部所屬高等學校研究部一九五一年暑期招收研究實習員、研究生辦法》。1955年8月,《中國科學院研究生暫行條例》由周恩來總理簽發后頒布實施。1964年9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試辦“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1977年,中國科學院率先恢復研究生招生,為適應各研究所招收和培養研究生的需要,在北京成立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1978年,恢復招生后的首批研究生入學。1982年,中國科學院黨組批準研究生院同時使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兩個名稱。2000年12月,學校更名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2005年,中國科學院管理干部學院并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年6月,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并于2014年開始招收本科生,形成了覆蓋本、碩、博三個層次的高等教育體系。
截至2021年12月,國科大有專任教師3155人,其中兩院院士191人;各培養單位在崗研究生指導教師12880人,其中博士生導師7537人(含中國科學院院士239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0人)。
截至2021年12月,國科大有在學本科生1640名;在學研究生57375名,其中博士生占近51.3%;在學外國留學生1808人,其中外國博士生1144人,外國博士生在學數量位居全國高校前列。
國科大以“科教融合、育人為本、協同創新、服務國家”為辦學理念,與中國科學院直屬研究機構(包括所、院、臺、中心等,以下簡稱“培養單位”)在管理體制、師資隊伍、培養體系、科研工作等方面高度融合。學校由京內四個校區(玉泉路、中關村、奧運村、雁棲湖)、京外五個教育基地(上海、武漢、廣州、成都、蘭州)和分布在全國的116個培養單位組成。近年來,國科大不斷深化科教融合體制機制改革和組織建設,與各培養單位“共建、共治、共享、共贏”。截至2021年12月,學校共有直屬教學科研單位72個,其中院系47個,其他各類科教機構25個。
高考550分左右可以報考哪些
時間:2024-07-03 15:0:25高考540分左右可以報考哪些
時間:2024-07-02 14:0:49高考530分左右可以報考哪些
時間:2024-07-01 13:0:22高考520分左右可以報考哪些
時間:2024-06-26 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