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排名全國第114位,在滿分100分的機制下獲得綜合61.49分,被校友會評為4星級的中國高水平大學。根據2022校友會北京市大學排名可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在北京市內排名第29。
大學名稱 | 大學分類 | 招生省份 | 招生年份 | 考生類別 | 批次名稱 | 最低分數線 | 最低位次 | 選科要求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海南 | 2021 | 綜合 | 本科 | 650 | 4141 | 物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海南 | 2021 | 綜合 | 本科 | 626 | 6438 | 物 和 化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湖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22 | 8696 | 物理+地理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河南 | 2021 | 文科 | 本一 | 622 | 2650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安徽 | 2021 | 文科 | 本一 | 620 | 2554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浙江 | 2021 | 綜合 | 1段 | 611 | 31844 | 不限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湖北 | 2021 | 歷史 | 本科 | 609 | 2650 | 歷史+不限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河北 | 2021 | 歷史 | 本科 | 606 | 1914 | 不限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廣東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05 | 20249 | 物理+地理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遼寧 | 2021 | 歷史 | 本科 | 605 | 2016 | 不限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湖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04 | 14812 | 物理+不限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湖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04 | 14812 | 物理+不限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重慶 | 2021 | 物理 | 本科 | 603 | 13884 | 不限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重慶 | 2021 | 歷史 | 本科 | 601 | 2368 | 不限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河南 | 2021 | 理科 | 本一 | 600 | 25941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廣東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99 | 23985 | 物理+不限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湖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98 | 17185 | 物理+化學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湖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98 | 12780 | 物理+地理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廣東 | 2021 | 歷史 | 本科 | 597 | 3576 | 歷史+不限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國家專項) | 理工 | 湖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97 | 17580 | 物理+地理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湖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97 | 13135 | 物理+不限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四川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96 | 22819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廣東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93 | 28233 | 物理+化學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湖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93 | 19317 | 物理+化學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國家專項) | 理工 | 湖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93 | 19317 | 物理+化學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湖南 | 2021 | 歷史 | 本科 | 593 | 2304 | 歷史+不限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民族班) | 理工 | 四川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91 | 25623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湖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91 | 15614 | 物理+不限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湖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91 | 15614 | 物理+不限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福建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90 | 12832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河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89 | 18507 | 不限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江西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87 | 12476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山西 | 2021 | 文科 | 本一A | 587 | 1633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湖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87 | 17386 | 物理+化學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四川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86 | 3889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湖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86 | 17864 | 物理+化學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安徽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84 | 20505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遼寧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80 | 15718 | 不限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福建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79 | 16670 | 物理+選考化學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民族班) | 理工 | 云南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79 | 13016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山東 | 2021 | 綜合 | 1段 | 579 | 30434 | 不限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江蘇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78 | 18173 | 物理+地理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陜西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74 | 2458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湖南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74 | 24020 | 物理+化學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江蘇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68 | 24250 | 物理+不限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黑龍江 | 2021 | 文科 | 本一A | 567 | 1331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云南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64 | 18165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江蘇 | 2021 | 物理 | 本科 | 562 | 28497 | 物理+化學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山西 | 2021 | 理科 | 本一A | 561 | 12804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吉林 | 2021 | 文科 | 本一A | 555 | 1615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廣西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54 | 14550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民族班) | 理工 | 廣西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54 | 14550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甘肅 | 2021 | 文科 | 本一 | 553 | 1981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內蒙古 | 2021 | 文科 | 本一A | 549 | 2518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民族班) | 理工 | 貴州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37 | 13317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貴州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33 | 14498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黑龍江 | 2021 | 理科 | 本一A | 529 | 11045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B) | 理工 | 黑龍江 | 2021 | 理科 | 本一B | 528 | 11225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預科) | 理工 | 云南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27 | 34565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內蒙古 | 2021 | 理科 | 本一A | 524 | 9914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吉林 | 2021 | 理科 | 本一A | 519 | 11322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上海 | 2021 | 綜合 | 本科 | 515 | 12432 | 物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甘肅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12 | 11747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B)(預科) | 理工 | 內蒙古 | 2021 | 理科 | 本一B | 512 | 11604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少數民族) | 理工 | 甘肅 | 2021 | 理科 | 本一 | 506 | 13063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上海 | 2021 | 綜合 | 本科 | 498 | 16160 | 物 和 化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新疆 | 2021 | 理科 | 本一 | 492 | 7122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B) | 理工 | 內蒙古 | 2021 | 理科 | 本一B | 492 | 15134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B) | 理工 | 吉林 | 2021 | 理科 | 本一B | 479 | 18759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寧夏 | 2021 | 理科 | 本一 | 471 | 5448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民族班) | 理工 | 寧夏 | 2021 | 理科 | 本一 | 471 | 5448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陜西 | 2021 | 理科 | 本一 | 444 | 59453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理工 | 青海 | 2021 | 理科 | 本一 | 430 | 5679 | |
數據來源于高考升學網,查詢請登錄:www.dianliangwangluo.com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坐落于名校薈萃的北京海淀區學院路,是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學校是教育部直屬并與自然資源部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2017年進入國家“雙一流”大學建設行列。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1952年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和唐山鐵道學院等院校的地質系(科)合并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發展而成,是一所特色鮮明、底蘊深厚的大學。1970年遷校,1978年在鄧小平同志直接關懷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復辦學。1987年成立中國地質大學,在京漢兩地相對獨立辦學,是我國首批試辦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并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國家“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行列。2000年2月,中國地質大學由國土資源部整體劃轉教育部管理。2005年3月,大學總部撤銷,京漢兩地獨立辦學。
2022年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排名全國第114位,在滿分100分的機制下獲得綜合61.49分,被校友會評為4星級的中國高水平大學。
北京專科類大學排名
時間:2024-06-17 16:0:37北京市大學排名前十最新202
時間:2024-06-12 14:0:10北京比較好的公辦專科排行
時間:2024-06-05 14:0:01北京比較好的本科排行榜202
時間:2024-06-04 14:0:14CopyRight 1996-2024 Www.creditsaili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濠电姷鏁告慨鐑藉极閸涘﹥鍙忛柟缁㈠枟閸庡顭块懜闈涘缂佺嫏鍥х閻庢稒蓱鐏忣厼霉濠婂牏鐣洪柡宀嬬節瀹曞爼濡烽妷褌鎮g紓浣哄亾閸庡磭绱炴繝鍥х畺鐎瑰嫭澹嬮弸搴ㄧ叓閸ャ劍鎯勫ù灏栧亾婵犵數鍋涢顓熸叏闂堟稓鏆嗙紒瀣儥濞兼牜绱撴担璐細闁荤喎缍婇弻宥堫檨闁告挾鍠栧畷娲焵椤掍降浜滈柟鐑樺灥閳ь剙鎲$粋鎺戔堪閸喓鍘惧┑鐐跺蔼椤曆囨倶閿熺姵鐓涢柛娑卞幘閸╋絾銇勯姀鈥冲摵闁糕斁鍋撳銈嗗笒鐎氼剟鎷戦悢鍝ョ闁瑰瓨鐟ラ悘顏堟煕鐎n亝顥滈棁澶愭煥濠靛棭妲规繛鍛矌缁辨帡濡搁妷顔惧悑濠殿喖锕﹂崕銈団偓鐢靛帶閳诲酣骞嬪┑鍡欏帓闂傚倷鐒﹂幃鍫曞垂濞差亝鍋傞柨鐔哄Т缁犳牠鏌熼鍡忓亾闁衡偓娴犲鍊甸柨婵嗙凹缁ㄤ粙鏌涢弮鎾剁暠妞ゎ亜鍟存俊鍫曞幢濡ゅ啰鎳嗛梺璇插閸戝綊宕滈悢鐓庣畺闁绘劕鎼崹鍌涖亜閹邦喖小缂併劌顭峰娲偡閻楀牊鍎撶紓浣割槸閻栬壈妫熼梺鎸庢礀閸婂綊鎮¢弴銏$厽婵☆垱瀵ч悵顏嗙磼閳ь剟鍩€椤掑嫭鈷戦悗鍦濞兼劙鏌涢妸銉﹀仴鐎规洝顫夐妶锝夊礃閳哄倸鍔掓俊鐐€栭崝鎴﹀垂婵犳碍鍋橀柍鍝勫暟绾句粙鏌涚仦鍓ф噭缂佷焦婢橀湁婵犲﹤楠告晶瀵糕偓瑙勬礃閸ㄦ寧淇婇懜闈涚窞濠电姴鍟伴埀顒夊墴濮婃椽鎮烽弶搴撴寖缂備緡鍣崹璺侯嚕閺屻儱绠瑰ù锝呮贡閸欏棝姊虹紒妯荤闁稿﹤婀遍埀顒佺啲閹凤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i幋锝呅撻柛銈呭閺屾盯骞橀懠顒夋М闂佹悶鍔嶇换鍐Φ閸曨垰鍐€妞ゆ劦婢€閺夘參姊洪柅鐐茶嫰婢ь噣鏌涢悢鍛婄稇闁伙絿鍏樻俊姝岊槷闁稿鎸搁埥澶娾枍椤撗傜凹缂佸倸绉靛ḿ蹇涘Ω瑜忛惁鍫ユ⒑濮瑰洤鐏叉繛浣冲啰鎽ラ梻鍌欒兌鏋柨鏇樺€濋、姘额敇閻樻剚娼熼梺鍦亾閸撴艾岣块埡鍛厾闁告縿鍎查弳鈺呮煕濡搫鑸规い顏勫暣婵″爼宕卞Δ鈧~搴㈢節濞堝灝鏋熼柟绋垮暱閻e嘲鈹戦崱鈺傚兊闁哄鐗冮弲婵嬫晬濠婂牊鈷戠紓浣癸公娓氭盯鏌涢悩宕囧⒌鐎规洘绻堥弫鍐磼濞戞艾骞愰梺璇茬箳閸嬬喖寮查銏℃瘎濠碉紕鍋戞导鍥磼濠婂懐宕查梻浣告惈閺堫剟鎯勯鐐靛祦婵☆垰鍚嬪畷澶愭煟閹寸偍缂氶柍褜鍓濋褔鈥旈崘顔嘉ч柛鈩冡缚閳规稓绱撻崒姘毙$紒鑸靛哺閻涱噣宕橀埡鍐炬祫闁诲函缍嗘禍婊呯玻濞戞瑧绡€闁汇垽娼у瓭闂佸摜鍣ラ崹鍫曘€侀弮鍫熷亜闁稿繐鐨烽幏缁樼箾鏉堝墽绉┑顔哄€楀☉鐢稿醇閺囩喓鍘遍梺鎸庣箓缁绘帡鎮鹃崹顐闁绘劘灏欑粻濠氭煛娴h宕岄柡浣规崌閺佹捇鏁撻敓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