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高考在即,如何選擇適合孩子的院校和專業?選學校選專業又有哪些技巧?今天李老師整理了最新的安徽農業大學環境工程專業錄取分數線數據,包含近三年安徽農業大學環境工程專業最低錄取分數和最低位次排名,和專業招生方向等數據。
1、在河北省份2021年的安徽農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物理專業分數線是52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61650名;
2、在山西省份2021年的安徽農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理科專業分數線是49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39953名;
3、在福建省份2022年的安徽農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物理專業分數線是50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47038名;
4、在河南省份2019年的安徽農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理科專業分數線是50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99361名;
5、在重慶省份2020年的安徽農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理科專業分數線是49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46888名;
6、在陜西省份2020年的安徽農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理科專業分數線是44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在63892名;
專業序號 |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1 |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校本部)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1 | 天津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525 | 28104 |
2 |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0 | 天津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535 | 28589 |
3 |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19 | 天津 | 理科 | - | 469 | 22222 |
4 | (含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專業)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1 | 河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 | 528 | 61650 |
5 | (含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專業)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551 | 69759 |
6 | (含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專業)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19 | 河北 | 理科 | - | 509 | 81650 |
7 | 含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專業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2 | 河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 | 523 | 65475 |
8 | (包含專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1 | 山西 | 理科 | - | 495 | 39953 |
9 | (包含專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0 | 山西 | 理科 | - | 525 | 39437 |
10 | (包含專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19 | 山西 | 理科 | - | 497 | 38010 |
11 | (包含專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2 | 山西 | 理科 | - | 486 | 42975 |
12 | (辦學地點校本部)(包含專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學制四年)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1 | 內蒙古 | 理科 | - | 392 | 36213 |
13 | (辦學地點校本部)(收費標準4290元/年)(包含專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學制四年)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0 | 內蒙古 | 理科 | - | 423 | 34478 |
14 | (辦學地點:主校區)(包含專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19 | 內蒙古 | 理科 | - | 441 | 34614 |
15 |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1 | 吉林 | 理科 | - | 316 | 56150 |
16 |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0 | 吉林 | 理科 | - | 468 | 28976 |
17 |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 | 508 | 78264 |
18 |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347 | 83058 |
19 |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19 | 江蘇 | 理科 | - | 344 | 76531 |
20 |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 | 528 | 78202 |
21 | (含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專業)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1 | 浙江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569 | 76316 |
22 | (含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專業)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0 | 浙江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 | - |
23 | (含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專業)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0 | 浙江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580 | 68939 |
24 | (含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專業)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19 | 浙江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 | - |
25 | (含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專業)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19 | 浙江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578 | 71242 |
26 | (含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專業)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2 | 浙江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572 | 80315 |
27 | (學費待定;含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1 | 安徽 | 理科 | - | 523 | 60028 |
28 | (4290元/年;含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0 | 安徽 | 理科 | - | 545 | 58006 |
29 | (含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19 | 安徽 | 理科 | - | 518 | 57100 |
30 | (5200元/年;含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2 | 安徽 | 理科 | - | 526 | 59269 |
31 | (含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 | 517 | 44700 |
32 | (含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504 | 42083 |
33 | (含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19 | 福建 | 理科 | - | 479 | 41669 |
34 | (含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 | 509 | 47038 |
35 |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1 | 山東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526 | 97383 |
36 |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0 | 山東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539 | 97617 |
37 |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19 | 山東 | 理科 | - | 528 | 76516 |
38 |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2 | 山東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521 | 105252 |
39 | (學費待定;包含專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1 | 河南 | 理科 | - | 546 | 79430 |
40 | (4290元/年;包含專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0 | 河南 | 理科 | - | 564 | 84489 |
41 | (包含專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508 | 99361 |
42 | (5200元/年;包含專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541 | 70931 |
43 |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或生) | 541 | 45756 |
44 | (含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543 | 42904 |
45 |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或生) | 516 | 51820 |
46 | (包含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 | 514 | 68841 |
47 | (含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504 | 76469 |
48 | (含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專業)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19 | 湖南 | 理科 | - | 494 | 62716 |
49 | (包含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 | 502 | 69596 |
50 | (理工類,4年,包含專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1 | 廣西 | 理科 | - | 443 | 68795 |
51 | (理工類,4年,4290元/年,包含專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0 | 廣西 | 理科 | - | 488 | 45654 |
52 | (理工類,4年,5200元/年,包含專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2 | 廣西 | 理科 | - | 451 | 61329 |
53 | (包含專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1 | 重慶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 | 531 | 45145 |
54 | (包含專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0 | 重慶 | 理科 | - | 490 | 46888 |
55 | (包含專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19 | 重慶 | 理科 | - | 509 | 48204 |
56 | (包含專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2 | 重慶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 | 495 | 45111 |
57 | (包含專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1 | 四川 | 理科 | - | 508 | 96232 |
58 | (包含專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0 | 四川 | 理科 | - | 519 | 91084 |
59 | (包含專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19 | 四川 | 理科 | - | 541 | 83706 |
60 | (包含專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511 | 87226 |
61 |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語種:不限)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1 | 貴州 | 理科 | - | 394 | 101225 |
62 |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語種不限)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0 | 貴州 | 理科 | - | 465 | 55067 |
63 |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19 | 貴州 | 理科 | - | 456 | 53138 |
64 |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1 | 陜西 | 理科 | - | 434 | 66012 |
65 |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0 | 陜西 | 理科 | - | 449 | 63892 |
66 |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教學地點: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長江西路130號主校區)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19 | 陜西 | 理科 | - | 467 | 64319 |
67 |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2 | 陜西 | 理科 | - | 446 | 63453 |
68 | (語種不限)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1 | 寧夏 | 理科 | - | 422 | 11658 |
69 | (語種不限)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0 | 寧夏 | 理科 | - | 444 | 11149 |
70 |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19 | 寧夏 | 理科 | - | 465 | 10290 |
71 | (語種不限)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 2022 | 寧夏 | 理科 | - | 422 | 11945 |
安徽農業大學坐落于安徽省會合肥,是一所辦學歷史悠久、以農林生命學科為優勢和特色的省政府與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合作共建高校,是全國首批建設“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的十所高校之一,是“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項目高校,是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現任黨委書記江春、校長夏濤。學校源于1928年成立的省立安徽大學,1935年成立農學院,1953年獨立辦學,1995年更名為安徽農業大學。下設19個學院(部)。現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5898人(含國際生156名),其中碩士、博士研究生5564人。在職教職工198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804人,博士生、碩士生導師 889人;現有雙聘院士1人、國家級人才18人、省級人才94人。現有ESI前1%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9個,入選安徽省世界一流學科和國內一流學科獎補資金項目各1個,入選安徽省高校高峰學科建設項目4個。現有5個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現有73個本科專業,其中26個專業入選國家、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現有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公開視頻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3門國家級一流課程。現有1個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1個國家級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國家級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2項國家級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4個國家級新農科研究與改革項目、國家級規劃教材1部。現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1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基地、1個安徽省實驗室、54個省部級科研平臺、2個省級“2011 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級重點智庫、1個省高校智庫、1個省科技創新智庫、1個省級產業共性技術研究院,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9個省“115”產業創新團隊,7個省級高校科研平臺創新團隊,6名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8名安徽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近三年主持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主持獲省部級科技獎34項,其中一等獎4項;主持獲省社科獎4項,其中一等獎1項;省級以上動植物新品種72個;申請發明專利836項、授權313項;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3項、課題27項,國家基金148項。學校大力實施國際化辦學戰略,先后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獲批“接受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院校”,大力提升來華留學生培養管理質量,通過“來華留學質量認證”。努力搭建國際合作平臺,獲批“南南合作”項目外語培訓定點單位、國家示范型國際科
安徽總共有多少所大學
時間:2024-07-02 09:0:53合肥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0:0:12合肥比較好的公辦大專學校
時間:2024-06-26 10:0:01合肥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本還
時間:2024-06-19 0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