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高考升學網為你介紹關于廣西師范大學在安徽從2013年到招生的歷年文科、理科錄取分數線。
年份 | 平均分 | 最低分 | 省控線 | 最低分排名 | 錄取人數 | 錄取批次 |
---|---|---|---|---|---|---|
2019 | - | 498 | 426 | 75343名 | 22 | 本科第二批 |
2018 | - | 501 | 432 | 79396名 | 38 | 本科第二批 |
2017 | - | 477 | 413 | 78538名 | 27 | 本科第二批 |
2016 | - | 501 | 473 | 81257名 | 31 | 本科第二批 |
2015 | 541 | 532 | 511 | 88182名 | 25 | 本科第二批 |
2014 | 458 | 439 | 438 | 113665名 | 22 | 本科第二批 |
2013 | 457 | 452 | 429 | 85934名 | 19 | 本科第二批 |
年份 | 平均分 | 最低分 | 省控線 | 最低分排名 | 錄取人數 | 錄取批次 |
---|---|---|---|---|---|---|
2019 | - | 556 | 504 | 15971名 | 12 | 本科第二批 |
2018 | - | 554 | 486 | 16965名 | 15 | 本科第二批 |
2017 | - | 512 | 440 | 17894名 | 12 | 本科第二批 |
2016 | - | 513 | 482 | 18010名 | 19 | 本科第二批 |
2015 | 588 | 587 | 558 | 18507名 | 15 | 本科第二批 |
2014 | 527 | 524 | 500 | 20704名 | 14 | 本科第二批 |
2013 | 525 | 521 | 498 | 21962名 | 16 | 本科第二批 |
廣西師范大學地處國際旅游勝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桂林,是國家教育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項目”高校。有王城、育才、雁山3個校區,校園面積4100多畝;在職教職員工2400多人,全日制本科生近27000人,碩士生近6000人,博士生200多人,各類留學生近1600人,成人教育學生2萬多人。學校已發展成為廣西教師教育的“領頭羊”、人文強桂的“主力軍”、科技興桂的“生力軍”、廣西國際教育的“排頭兵”。目前,學校正全力推進“雙一流”建設和綜合改革,努力實現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教師教育特色鮮明的國內高水平大學的目標。
學校歷史文化豐厚。學校前身??廣西省立師范專科學校創辦于1932年,是廣西高等師范教育的開端,是中國最早的高等師范學校之一,曾六次更名,八次遷址,四度調整。抗戰時期,與西南師范學院、昆明師范學院一起,成為抗日大后方著名的三所高等師范院校,并被譽為“西南民主堡壘”。1943~1978年,是廣西唯一一所培養本科學歷教師人才的高校。1983年更名為廣西師范大學。建校以來,楊東莼、薛暮橋、陳望道、歐陽予倩、林礪儒、陳翰笙、夏征農以及曾作忠、張云瑩、謝厚藩、陳伯康、林煥平、鐘文典、伍純道等一大批知名人士和專家學者薈萃學校,秉承“尊師重道、敬業樂群”的校訓精神,執教治學,弘文勵教,為國家尤其是廣西培養了30多萬名教師和其他專業人才。2012年,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視察學校時,勉勵師生“建設有特色高水平的一流大學”。
學校科教平臺較高。現建制教學學院(部)21個,79個全日制普通本科專業,6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中國語言文學、教育學、軟件工程、體育學),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9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6個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化學、軟件工程、美術學)躋身全國前40%,其中馬克思主義理論獲B+檔,排名進入全國前20%。學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化學、軟件工程、物理學等6個學科,獲得廣西一流學科項目資助。廣西(高校)重點學科35個,化學學科進入國際ESI排名前1%。學科專業涵蓋了除軍事學外的12大門類,文科的學科門類、博士點、碩士點及自治區級文科重點學科均位居廣西高校前列。現有1個省部共建藥用資源化學與藥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藥用資源化學與藥物分子工程、珍稀瀕危動植物生態與環境保護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廣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個廣西重點實驗室,16個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5個廣西協同創新中心,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0個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自治區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自治區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廣西卓越教師教育協同創新中心。全校館藏紙質圖書341.8261萬冊,中外文期刊596832冊,電子圖書2226566冊。擁有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中國語言文學)人才培養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聯合)、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國家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基地、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研究基地、中小學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基地、全國重點建設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國家語委語言文字應用培訓基地、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教育部高等學校繼續教育示范基地、共青團中央“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全國研究培訓基地等一批國家級教學科研平臺基地。學校是CERNET華南地區網桂林主節點依托單位,是廣西實施“人文強桂”建設工程主體單位,2009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在學校設立了廣西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
學校師資素質優良。學校有專任教師1822人,具有高級職稱940人,占51.59%,具有碩士(含)以上學位1561人,占85.67%;學校有國家級、省部級高層次人才約120人次,其中有國家“”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國家“”特聘教授、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家級教學名師等國家級人才約20人次,國家級各類人才稱號已經齊全(包括雙聘院士);有廣西院士后備人選、廣西八桂學者、廣西特聘專家、廣西優秀專家、廣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選等省部級人才約100人次。
學校教改成果顯著。學校獲得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7個、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1項,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3門、國家級教師教育精品資源共享課立項課程4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級雙語示范課程1門,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所獲國家級標志性成果在西部地區同類院校和廣西高校中名列前茅;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3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11項、優秀獎1項。現有自治區優勢特色專業15個、自治區優質專業11個,自治區在線開放課程8門,自治區精品課程27門,自治區精品資源共享課4門,自治區特色專業及課程一體化項目11個,自治區教學團隊10個。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成績顯著,近兩屆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共獲得了1金3銀2銅的好成績。此外,學校始終堅守教師教育的使命與擔當,確立了“引領廣西、打造品牌、服務基礎、走向海外”的教師教育發展思路,成為廣西教師教育的“搖籃”,形成了涵蓋各級各類師資培養的“全覆蓋”體系,構建了教師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一體化”模式,為推動廣西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發展作出了積極探索。
學校科研成果豐碩。近五年來,學校科研立項數和科研經費均獲得大幅增長,獲得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912項,其中,承擔國家星火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等國家級項目378項,科研經費(R&D經費)總計約4.78億元,1096多篇學術論文被SCI等三大索引收錄,發表中文核心期刊論文1785篇,獲得省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168項。近年來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實現了重大儀器專項、重點項目、杰出青年基金項目、聯合基金重點項目、優秀青年基金項目等重大項目的歷史性突破。到目前為止,科研成果獲廣西科學技術特別貢獻獎1項、廣西科學技術獎一等獎8項、二等獎28項、三等獎32項,授權專利706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年度立項數連續7年均躋身全國百強,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6項。獲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廣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493項,其中一等獎25項。2部教材獲得 “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學校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成立于1986年11月,作為全國首批轉企試點的高校出版社,于2009年6月28日正式成立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是中國首家地方大學出版社集團和廣西首家出版集團。近年來,先后收購澳大利亞視覺出版集團和英國ACC出版集團,領先建成具有成熟的完整產業鏈的跨國出版集團。現擁有分別位于桂林、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以及美國、英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克羅地亞等國家的30多家企業。在近些年行業機構組織的綜合評估中,綜合實力穩居中國大學出版社前十。先后有20多種圖書榮獲“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出版政府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等國家級重大獎項;先后被評為全國高校教材管理先進集體、先進高校出版社,被新聞出版總署評為良好出版社、先進出版單位等榮譽;入選全國第二批數字出版轉型示范單位、知識服務模式(綜合類)試點單位,兩次入選“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連續5年進入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排名20強;曾被評為深圳讀書月“年度致敬出版社”、上海書展“最有號召力的出版社”、北京圖書訂貨會“讀者最喜愛的出版社”等榮譽。
皖南醫學院轉專業政策規定
時間:2024-07-12 11:0:25安徽工業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29皖南醫學院本科招生網登錄
時間:2024-07-12 09:0:48安徽工業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