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有安徽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工業大學、安徽理工大學、安徽工程大學、安徽農業大學、安徽醫科大學、蚌埠醫學院、皖南醫學院、安徽中醫藥大學、安徽師范大學、阜陽師范大學等。
2023年安徽公辦本科院校名單暫未公布,以下是2022安徽公辦本科相關名單,僅供參考。
序號 | 學校名稱 | 省份 | 城市 | 層次 | 備注 |
1 | 安徽大學 | 安徽 | 合肥 | 本科 | 公辦 |
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安徽 | 合肥 | 本科 | 公辦 |
3 | 合肥工業大學 | 安徽 | 合肥 | 本科 | 公辦 |
4 | 安徽工業大學 | 安徽 | 馬鞍山 | 本科 | 公辦 |
5 | 安徽理工大學 | 安徽 | 淮南 | 本科 | 公辦 |
6 | 安徽工程大學 | 安徽 | 蕪湖 | 本科 | 公辦 |
7 | 安徽農業大學 | 安徽 | 合肥 | 本科 | 公辦 |
8 | 安徽醫科大學 | 安徽 | 合肥 | 本科 | 公辦 |
9 | 蚌埠醫學院 | 安徽 | 蚌埠 | 本科 | 公辦 |
10 | 皖南醫學院 | 安徽 | 蕪湖 | 本科 | 公辦 |
11 | 安徽中醫藥大學 | 安徽 | 合肥 | 本科 | 公辦 |
12 | 安徽師范大學 | 安徽 | 蕪湖 | 本科 | 公辦 |
13 | 阜陽師范大學 | 安徽 | 阜陽 | 本科 | 公辦 |
14 | 安慶師范大學 | 安徽 | 安慶 | 本科 | 公辦 |
15 | 淮北師范大學 | 安徽 | 淮北 | 本科 | 公辦 |
16 | 黃山學院 | 安徽 | 黃山 | 本科 | 公辦 |
17 | 皖西學院 | 安徽 | 六安 | 本科 | 公辦 |
18 | 滁州學院 | 安徽 | 滁州 | 本科 | 公辦 |
19 | 安徽財經大學 | 安徽 | 蚌埠 | 本科 | 公辦 |
20 | 宿州學院 | 安徽 | 宿州 | 本科 | 公辦 |
21 | 巢湖學院 | 安徽 | 合肥 | 本科 | 公辦 |
22 | 淮南師范學院 | 安徽 | 淮南 | 本科 | 公辦 |
23 | 銅陵學院 | 安徽 | 銅陵 | 本科 | 公辦 |
24 | 安徽建筑大學 | 安徽 | 合肥 | 本科 | 公辦 |
25 | 安徽科技學院 | 安徽 | 滁州 | 本科 | 公辦 |
26 | 合肥學院 | 安徽 | 合肥 | 本科 | 公辦 |
27 | 蚌埠學院 | 安徽 | 蚌埠 | 本科 | 公辦 |
28 | 池州學院 | 安徽 | 池州 | 本科 | 公辦 |
29 | 亳州學院 | 安徽 | 亳州 | 本科 | 公辦 |
30 | 合肥師范學院 | 安徽 | 合肥 | 本科 | 公辦 |
31 | 安徽藝術學院 | 安徽 | 合肥 | 本科 | 公辦 |
安徽大學(Anhui University),簡稱“安大”,坐落于安徽省會合肥市;是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部與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外交部選拔錄用公務員定點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國家”20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華文教育基地、教育部來華留學示范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全國文明校園、安徽省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試點高校;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教育科研區核心成員單位;是安徽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教育部、工信部和安徽省政府共建高校,國防科工局與教育部共建高校。學校創建于1945年,1960年被批準為全國重點大學。劉少奇、朱德、董必武、陳毅、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先后來校視察指導工作,鄧小平同志1979年親筆為學校題寫了校名。學校2005年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09年成為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2017年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
學校深懷“工業報國”之志,秉承“厚德、篤學、崇實、尚新”的校訓,以“培養德才兼備,能力卓越,自覺服務國家的骨干與領軍人才”為人才培養總目標,形成了“工程基礎厚、工作作風實、創業能力強”的人才培養特色。學校培育踐行“愛國愛校、篤學問道、團結合作、盡己奉獻、追求一流”的校園文化,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高。學校已經成為國家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現有專任教師2300余人,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雙聘)、“”入選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等各類高層次人才100余人。
學校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才培養效果顯著。進入新世紀以來,學校共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2項,其中我校為第一完成單位的9項。4部教材獲首屆全國優秀教材獎,1人獲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獎。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24萬余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1.3萬余人,設有本科專業101個,其中48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擁有全國大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2個,學生在“互聯網+”、“挑戰杯”等各類賽事中取得包括金獎在內的一系列優異成績。學校連續多年居《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排行榜(本科)》各項榜單前列,在《2021年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榜單(本科)》TOP100中位列第8位。學生橋牌隊多次代表中國青年隊參加國際比賽并取得優異成績;大學生藝術團多次參加“五月的鮮花”全國大學生文藝匯演。
安徽專科類大學排名
時間:2024-06-17 16:0:01安徽省大學排名前十最新202
時間:2024-06-12 14:0:54安徽比較好的公辦專科排行
時間:2024-06-05 14:0:48安徽比較好的本科排行榜202
時間:2024-06-04 14:0:18